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为什么这么看重作协

(2007-09-26 11:26:38)
标签:

王蒙

郭敬明

中国作协

们为什么这么看重作协
           一
          
文学,越来越怪了。
比如,大家都不怎么关心文学,却都关心起作家的排行榜。
再比如,大家不怎么关心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写了什么新书,却关心她题字的错误
又比如,大家都不怎么关心作家,却都关心起一个80后作家入不入作协,是谁推荐他入作协。
呜呼!文学无法大众化,可与文学相关的话题却是大众化得很呐!
看来,娱坛又多了新宠了。 
          
              二
在大家为王蒙该不该推荐郭敬明进入作协问题上争论不休的时候,我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这么看重作协?文学不是边缘化了吗?作协不是被瞧不起,一些个省的作协主席都口口声声要退出,要与之划清界限吗?现在好了,大著名作家引着小著名作家来作协朝觐来了,这究竟是不久前还被说成猪狗不如的作协的幸运呢?还是正陷入“茂”字门事件的铁凝主席的幸运呢?
文学是干什么的?是搞创作的。创作是干什么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这是我们的文学逻辑。既然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靠单干显然是形不成气候的,只有有了组织的庇护,小小幼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只有有了集体的温暖,我们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于是,我们奋斗,我们寻找,我们进入,我们收获,我们成功!进入中国作协的大门就是成功的标志!
这是一种正统的逻辑,这种逻辑没错。
             
              三
可文学是多面的,创作也是多元的。我们充分承认它社会性的一面,但也不能抹刹它个人化的一面:那就是作家的写作更是为个人的心灵服务的。作家们大概都不会否认:写作的起点往往并不是为社会服务的冲动;相反,是表达个人心灵的渴求!作家最大的动力来自自我渲泻的欲望。
“愤怒出诗人”正是这个道理。“不平则鸣”也是这个逻辑。
是不是作家,是不是著名,究竟谁说了算?
我们手中的笔说了算。读者说了算。历史说了算。
而不是作协说了算。作协只是一个服务机构,这种服务只可能是社会性的服务,而不可能是心灵的服务。
作家的心灵激荡来自苦难与爱。
作协能提供这些吗?不能。
能提供这些的,有且只有:生活,社会,和一孤独苦闷敏感的心!
 
             四
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这么看重作协?
我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不自信。
对手中的笔不自信。对心中的信念不自信。对生活的砥历不自信。
我们以背叛正统的方式回归正统;我们以自立山头的方式寻找“招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