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正当我犯难的时候,一份黄金周的活动安排表呈现在我眼前:
1号:早上去儿童公园, 晚上去剧场看“白雪公主”;
2号:上午去爬磨基山, 中午去吃农家饭。
3号:上午去体育场溜冰。
4号:去超市买东西。
5号:去野餐。
6号:去打羽毛球。
7号:在楼下玩。
这是女儿以一颗童心帮我安排的五一出行计划。
行吗?她以清澈的目光期待着我的回答。我点了点头,真诚地说了声,爸爸谢谢你。你帮了我们的大忙。女儿高兴得直叫唤:爸爸听我的了!爸爸听我的了!
这份出行菜单上的地方我都去过,但因为是充满童趣的重新组合,还是让人感到新鲜和意外。特别是“到在楼下玩儿”的提议,没有一颗纯净的童心,绝对是不可能想得出来的。
何止是旅游如此,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我们的心灵又何不如此?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忘本”:也许我们关爱了许多远方的不知名的人们,但我们往往忘记了离我们自已最近的亲人;我们为远方的不幸和苦难流下同情的泪水,却忘记了向身边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认识许多一面之交的“有用”朋友,却未能认识朝夕相处的隔壁邻居。我们常常相隔距离越近,心的距离就越远,就越发彼此防范,彼此陌生。
也正因为这样,现代的都市人充满了孤独和无助,充满了“无根”的迷惘。很多老年人来城里看望子女,因为没有乡间那种热闹的聊天拉家常,没有相互串门的邻居,他们不能适应,不能忍受,最后决定“回家”。
是啊“回家”!老年人们还有家可回,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呢?我们没有了精神家园,我们成了都市里的不系之舟。我们生活的楼下被忽略,我们精神的楼下被抽空。我们承担压力却缺少根基,我们出发已久却忘了目的地。
我想,五一的时候,和女儿一起,在楼下的附近各去转转,闻一闻久违的花香,听一听林中的鸟语,与门卫老人们聊聊天,与她的小伙伴逗逗乐,与邻居们谈谈家事国事,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旅游吗?又有什么“游”比这样的“楼下游”更温馨更有意义呢?
疲惫的我们,在匆忙中模糊了目标,冷淡了亲情,我们需要用纯真的童心,需要未被尘世污染的眼睛,帮我们找到前进方向,找到心灵的方向,从而找回我们真实的自己!
前一篇:学会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