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感悟随笔谈天说地重庆雷电事故 |
做新闻时间长了,在看似杂乱无章的社会生活中会隐隐看出了一些带有共性的东西,虽不敢称其为规律,但它们的的确确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比如说,一到了夏天,各种各样的恶性事件就会增多,或天灾或人祸,或必然或偶然,灾难扎堆似地往一块赶。
刚进入四五月间,一些意想不到的重大灾难又开始抬头了:
4月18日,辽宁铁岭就发生了一件特大新闻。该市一家钢厂在中午换斑的时候突发意外,一个钢水包在空中移动的过程中突然倾斜,1500度高温的钢流随即涌进厂房,造成32人亡,多人受伤的惨剧。一些幸运的逃生者回忆那一幕说,红色的钢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人袭来,一些来不及逃走的工人立马被高温吞噬,尸体几乎全部被蒸发掉,就算跑得快的,身体也被弥漫着的高温严重炙伤。相信再迟钝的心灵都会被这一幕震撼。
5月23日下午4时34分,重庆开县义和镇政府兴业村小学遭遇雷击,据目击者称,当时这所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各有一个班正在上课,一声惊天巨响之后,教室里腾起一团黑烟,烟雾中两个班共95名学生和上课老师几乎全部倒在了地上,有的学生全身被烧得黑糊糊的,有的头发竖起,衣服、鞋子和课本碎屑撒了一地。截至目前,此次雷击事件共造成兴业村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7人死亡、19人重伤、20人轻伤。 目前事故主要原因已基本查明:当雷电直接击中教室金属窗时,由于该金属窗未做接地处理,雷电流无处泄放,靠近窗户的学生就成了雷电流泄放入地的通道,雷电流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导致学生出现伤亡。
近期,本地还有如学生跳楼跳江,小孩溺水,煤矿冒顶,楼房垮踏等“常规”事件,因“缺少”震憾力还没有纳入到我关注的视野,更因为年年如此,几乎让我们这些新闻人不觉得它们是什么新闻。灾难的周期律仿佛一个无法降伏的恶魔,定期发威,作恶人间。
按照我们的常识,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之后可以按照规律办事,或设防,或引导,防灾减灾。但是面对这种带有规律性的灾难季节,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束手无策,往往只有等灾难到来的时候才仓皇应战。面对这种苦难,我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如果我们的努力都无济于事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还做得不够?
作为新闻人,我们一次又一次报道,我们一次又一次疾呼,但该发生的还是肆无忌惮地发生着,仿佛那些以生命为代价的警示,那些血与泪的教训,都是随风飘散的浓烟,都是来去无痕的游云。也许,从今天起,我们的报道还可加重一些分量,还可加多一些提醒,但如果起不到应有的督促和警示作用,意义又何在呢?
大概在我们的自然界真的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生命最蓬勃的季节里,收回生命,撒播苦难,以获得宇宙意义上的生命的平衡。
新闻人的夏天,是新闻资源丰富的夏天,是收获注意力和关注度的夏天;但新闻人的夏天,也是面对苦难的夏天,是不断见证生命被摧折的夏天,更是面对这种灾难无能为力的夏天!
就在我写完这篇稿件的时候,又发生了下面的不幸。为了不至于过于沉重,也就不列于文章中了。
四川暴雨洪涝灾害致23人死亡10人失踪(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6日17:09
新华网

四川省九龙县乌拉溪乡河坝村的灾民安置点(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凯摄

在四川省九龙县乌拉溪乡河坝村,一辆卡车陷在泥里(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凯摄

5月25日,在四川省九龙县乌拉溪乡河坝村,村民正在泥石流灾害现场清理物品。新华社记者
陈凯摄

四川省九龙县乌拉溪乡河坝村的泥石流灾害现场(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凯摄
![]() |
点击观看本新闻视频 |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卫敏丽)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截至26日上午,四川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23人死亡,10人失踪。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于26日7时30分紧急启动四级响应,并派出工作组即日赶赴灾区,协助开展救灾工作。
5月23日晚至24日上午,四川省甘孜、凉山、阿坝和达州等市(州)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截至26日上午统计,灾害已造成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雷波、会东、越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小金、黑水,达州市的万源、达县、开江9个县(市)受灾,因灾死亡23人,失踪10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3.2万人;倒塌房屋500余间,损坏房屋5800多间,直接经济损失5800多万元。
灾情发生后,灾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深入灾区一线,组织转移受灾群众,调运救灾帐篷,发放救灾衣物和生活必需品。目前,受灾群众生活得到了初步安置,伤员得到了及时救治。
前一篇:千万别叫我作家
后一篇:评百位最优华语作家是一场文化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