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包括宏观业务创新,中观业务创新和微观业务创新。宏观的创新主要是指新闻理念和编采理念的创新及整个报纸内容结构及运作形式的创新,既是业务创新,也是一种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主要责任在编辑部;中观业务创新,则主要指大的新闻项目策划及新闻项目实施的创新,主要责任人是各部室主任及负责人;微观业务创新主要是指具体版面和具体稿件的编采创新,主要责任人是编辑记者。
创新的基本前提又是什么呢?
首先,要心中有政策,对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普通市民的生活要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知道国家在关注什么?本省在关注什么?本地在关注什么,官员在关注什么,百姓在关注什么,也就是注意寻找一个工作的参照系。有了这些参照系,才能够去认识去发现、去捕捉、去表现我们身边的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蕴含时代精神的或为广大市民所关心的实事、事件、现象等。
其次,心中要有读者。也就是要了解我们的读者。办市场类的报纸,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如何更好的服务读者的问题,这里的"好"有几个方面的意思:
①
②你的新闻是读者欢迎的,能对读者产生诱惑。这样的新闻记者或新闻专栏就叫品牌。当记者很出名的时候,他会提升自己稿件的影响力,也相应的提升报纸影响力;当专栏很出名的时候,它又能提高记者稿件的影响力,也相应提升报纸影响力。品牌记者和品牌专栏对稿件都有一种包装作用和提升作用。所以要让我们的新闻更受读者欢迎,有一条捷径那就是打造自己的名牌专栏和名牌记者。
③新闻和读者之间能够直通。也就是说读者本人就是新闻的主角,让尽量多的读者参与到新闻中来。读者在新闻过程中获得好处,在新闻中娱乐身心,在新闻中陶冶情操。报纸也会在活动中树立形象,形成影响,从而铸就美誉度。
第三、手中要有技巧。就是要有基本的技术保障。记者写稿要有基本的新闻体裁写作格式,编辑编版要有基本的操作技术(标题、版面言论、审美),主任要有基本的管理技巧与新闻运作技巧、好新闻的识别技巧,活动的策划技巧。具备了这些基本的业务技巧,才能创新,才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