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者的话:精神世界的冲突

(2010-07-02 00:59:42)
标签:

沙钢

精神世界

编者

三网

沈文荣

中国

杂谈

分类: 点滴

上期封面报道文章《富士康何解?》见刊之后,收到了几十封读者的邮件,有捧场的,也有批评的。批评者大多数认为我们的采访还不够深入,面对宏大的选题,呈现的角度未能避免“剥洋葱”式的传统调查法,策划也多处与同行有雷同痕迹;褒扬者则认为,粉饰太平只能每况愈下,由人物、事件、产业环境这样的节奏去结构一个产业现象,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在策划之初,我们经过反复讨论才确定了思路——从事件核心层切入,以体验式手法展现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中国代工企业的生存现状,分析中国“第二代打工者”为何与郭台铭的管理思路如此的格格不入。

 

“中国第一民营企业”掌门人的称号,是我们思忖良久之后赋予沈文荣的一个标签。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单纯凭借着他无法割舍的红色信仰,用着最平淡无奇的模仿、超越的路数,打造了一个仅次于宝钢的钢铁帝国。沈文荣不乏国际化视野,在沙钢备受争议的几次急速扩张期,他多次赴海外取经,而在选题之初,我一度认为“钢铁沙皇”虽无精辟的管理理念, 必是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最终看到记者刘洋带队从沈的老家——江苏张家港发回的稿件时,我才发现并非如此。

 

沈文荣并不长于资本运作,沙钢16年的艰辛上市历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两种时代精神的深度冲撞。沈的红色情结与民营企业所遭受的身份歧视,在沙钢一次次提请上市又一次次无果而终,左冲右突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对信念的小心翼翼的坚守、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技巧与中国民企环境的复杂变幻,在沈与沙钢身上犬牙交错、此消彼长。

 

作为一本产业经济杂志,我们尝试以产业的视角展现企业风格、管理细想和人性。我们会坚持“微笑着与读者谈心”的态度,向读者提供鲜活好看的产业报道。

 

IBM破甲行动的题目,是我们与业界的朋友聊天时的一次无意中的收获,也是在选题之初争议较大的题目。梁振鹏副主编认为公司之间的战略遏制颇为常见,并不符合我们提出的“策划选题时退后一步、站高一点”的要求。而记者金烨则主张观察一下在数据库行业“由冷静走向喧嚣”的过程。最终我们将题目呈现了出来——在基础的信息化应用领域,这样难得的喧嚣,未尝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巨无霸BP因一场意外的灾难迅速走向衰败,数百亿美元的赔偿极有可能使它无法再贡献石油。它会是中国“石化双雄”的机会吗?三网融合为何迟迟“合而不融”?广电系一如既往的垄断思维与政府部门“护短”的习惯性心态,还将困扰三网融合多久?

 

请跟我们的记者一起,打开本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