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者的话:风格这玩意儿

(2010-06-06 00:47:36)
标签:

富士康

玩意儿

稀土

封面

郭台铭

财经

分类: 点滴

很难清楚地界定富士康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是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至少,记者王赵宾在本期的封面报道中,并没有单纯地将角度放置在富士康企业制度与文化上,而是用了更加细致的笔墨,着力呈现一个群体,乃至一个社会阶层的生存截面。在深圳富士康公司所见所闻,已经让他学会从社会学角度着眼考虑一个宏大的选题。他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严谨的推理能力,这恐怕是一个调查性报道记者最难能可贵的两种品质。

回到富士康事件本身,我仍然觉得这是一个充满诸多疑惑与不确定的话题。富士康真的是一家比死更可怕的公司吗?为什么跳楼事件密集发生在今年上半年而不是其他任何时候?为什么郭台铭一边关注慈善事业、一边宁愿迁址也不愿意为员工改善待遇?当然,还有一个大多数都关心的问题——下一只靴子何时落地?这些问题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记者回答了,但很遗憾,有些还是无解——面对鲜活的生命,文字显然是无能的,作为记录者,我们能做的恐怕只有这么多。

在做过两期人物主题的封面报道之后,我们的编辑对中国企业家的处世风格与企业兴衰成败之间联系的体会更加深刻。王传福幼年的坎坷,练就了他与比亚迪常人难以企及的雄心与忍耐力;郭台铭是50后台商中的标志人物,富士康备受争议的“军事化管理”正是师承乃父50年警界生涯。他们拼搏在商界前台,也曾经努力找寻所谓的管理逻辑,殊不知全世界最牛X的管理逻辑,可能恰恰就是他们本人的风格。

与其他资源产业相比,稀土更能体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之迫切。长达10余年的畸形发展之后,这个产业依然是坐拥全球95%的稀土资源却没有定价权,大而无当的开采规模导致稀土产业被全球资源经济版图迅速边缘化,逐渐陷入越开采越赔钱的怪圈。我的同事金烨在创刊之初颇有畏难情绪,但现在她已经开始客串培训师为编辑部做选题培训了。她采写的《稀土整合开局》,相信能带你一起,对资源产业的定价权有一个不同寻常的认识。

记者李保平有着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不羁的风格,我这么说绝不是夸他,他的作品经常在付印之前被检查出瑕疵,很让人头疼。然而同样的采访,他在成稿时却时有神来之笔。范璟对人物性格把握得恰到好处,不事张扬的文字,每一个都准确无误地叩在心底最柔弱之处。相信你看过本期封面报道之后会同意我的看法。

有一群执着的人正在与这本杂志一起成长,这确实让人倍感欣慰。这本杂志的风格就是他们的风格。这就是我这半个月的汇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