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说三伏:2011年—2050年三伏日期
(2011-06-22 10:26:26)
标签:
三伏日期入伏哪天入伏几个中伏杂谈 |
夏至到了,天气热了,大家又在互相问:今年哪天入伏啊?今年几个中伏啊?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其中初伏,末伏都是10天,中伏有些年10天,有的年份则是20天,有人称之为两个中伏。
那么,究竟哪天入伏呢?有没有简单方法计算出来呢?
规则很简单,计算很麻烦。
规则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第三个庚日”是哪天,现在的历法上是没有的。中国古代年,月,日,时都用天干,地支两个字(60甲子)表示,所以一个人的出生时间可以用“八字”来表示。
由于“庚日”是哪天和阳历没有任何对应关系,所以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简单说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也就是说,小暑节后入伏,立秋后入末伏。因为末伏必须在立秋以后,而初伏可能早些,也可能晚些,这样就造成了中伏有可能是10天,也有可能是20天。简单说入伏早时,一般在阳历7月18日之前入初伏的,中伏就是20天,否则就是10天。
这样说来,还都是概念上的东西,真正哪天入伏,还是不能计算出来。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表格,包括了从今年到2050年未来40年的入伏日期和中伏天数。
年
2011 2011-7-14 庚午
2012 2012-7-18 庚辰
2013 2013-7-13 庚辰
2014 2014-7-18 庚寅
2015 2015-7-13 庚寅
2016 2016-7-17 庚子
2017 2017-7-12 庚子
2018 2018-7-17 庚戌
2019 2019-7-12 庚戌
2020 2020-7-16 庚申
2021 2021-7-21 庚午
2022 2022-7-16 庚午
2023 2023-7-21 庚辰
2024 2024-7-15 庚辰
2025 2025-7-20 庚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