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帅新武华立创新用人秘诀战略破解密码牛津智慧文化沙龙集团管理做强做精 |
分类: 《帅新武:集团用人》 |
帅新武
“木桶理论”用在团队建设中,讲的是团队当中一个人弱(叫短板),则整体都强不了;或者是在一件团队组合实现的事情当中,一个方面的事情没做好(短板),其他事情做好了,整件事情还是没做好,由于存在“短板”,这桶水还是只能装到最低的那块板的水平。
这个理论曾经激发许许多多的公司、许许多多的组织、许许多多的上司去关注、发现团队中的弱项、“短板”,从而引发大规模、全面化的“改错”、“补弱”运动。其结果是搞得组织中人人自危、鸡飞狗跳,最终,“短板”并没有补好,反而企业、组织的氛围破坏了,连整个团队都散架了。
我是一个对用人问题采取“用优势的眼光看别人、以不足的眼光看自己”的理念的推崇者,我强调的是我们花了薪资聘用员工、经理人,是要让他来发挥他的优势和长处,应该多多发掘人才的优势并将他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去,为企业做贡献,而不是花了大把大把的钱请人来改进缺点的!
不过,由此,我倒是想到了团队建设中的另外一些问题,权且叫做“新木桶理论”。
我把这个“新木桶理论”展开了三种说法。
一、新木桶理论第一说:“长板无功说”
现实:是指一个班子、一个部门,如果其他人水平差不多,个别人能力素质再好,也无法使组织的整体绩效得到提升。而且假如这个能力水平高的人再来一个自命清高、不能融入团队的话,反而会起到严重的破坏作用。
原理:一个木桶中的水不会因为那块高“板”而跟上去,高出的板对桶中的水平没有贡献。而且这块长板还会影响你整个木桶的平衡,不便于木桶盛水!
对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三种可选的对策,一种是采用“短板理论”原理,大面积地换短板或补短板,这种策略的结果上面已经说了,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再一种办法是直接“锯掉长板”,但这种策略会形成水桶永远不提升的恶果;我倡导第三种策略——“锯短长板补短板”,就是企业不要过分倡导个人英雄主义,应该提倡、鼓励团队中优秀的成员降低姿态,融入到团队集体中,要带动其他人一起提高,即所谓要讲究大家互相协同达成整体绩效的提高。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我们就可以对组织中的优秀分子在完成职能范围内的工作的同时,帮助、指导团队成员大家一起提高承担责任的意愿与能力,使所担任的职务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的同时,形成不断地帮助团队成员共同成长的氛围,帮助他们出色地完成工作、实现绩效目标,为整体绩效的实现做出贡献。(帅新武 2006-12-04,待续后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