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帅新武华立医药教授总裁专家董事长中药集团现金为王昆药营销模式植物药 |
分类: 《帅新武:休闲保健》 |
以现金为王
帅新武
我们留心观察企业经营活动,不难发现两种极端的现象:第一种是从利润表看,盈利状况十分不错,但企业却出现日常营运愈趋艰难;第二种是尽管盈利能力并不高,甚至短暂出现亏损,但企业却经营活动运行顺畅、发展后劲充足。
表面看好象这种现象不合常理,但却是现实。根源在于企业对现金流的态度,尤其是对经营性现金流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以及所采取改善策略的力度。
自从社会商品交换出现货币以后,产业经济运行的本质特征成了一种从资金到资金增殖的活动。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细胞,其融入社会经济活动、获取利润、实现延续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和一种极其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资金流”。
通过优化配置和利用资源,为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实现盈利——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本质,因此,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把提高盈利能力和水平,从而实现健康、长远的生存与发展,作为经营管理活动的目的。这是天经地义的。
然而,由于“利润”是通过对企业投入、转换、产出的帐面化计算而得出来的衡量经营成果的指标,其影响因素是一个系统复杂的组合,并不完整、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从资金到资金增殖的客观实际。比如,有的公司通过突击加大产品销售铺底资金来刺激销售收入的大幅度增长,随之可以带来利润的大幅增长,然而,由此也带来应收帐款的大幅增加,如果对应收帐款把控不力或者时间一长,很可能形成坏帐、死帐,最终已经体现的所谓“利润”还是空欢喜一场。因此,企业家稍不谨慎就会被“利润”指标“假象”的一面所迷惑,甚至等到企业无法运转了还想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开首所说的第一种现象就是这样。
而现金流、特别是“经营性净现金流”才是客观记录和反映企业营运活动的获利情况及价值增殖程度的本质指标,他基本代表着企业“利用资金转换为经营资源——将资源转换为产品与服务——通过提供产品与服务再转换为资金并实现增殖”的客观实际。他真实地记载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实质性地拒绝了靠应收帐款、存货所堆积的所谓“利润”概念。因此,务实的、聪明的经营管理者特别强调“有现金流保障的利润和有利润的现金流”这个概念,他们在判断“利润”时首先会看经营性净现金流是否与利润相匹配,如果低于利润额,就会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改善,以保障公司健康、久远运行。开首第二种现象就是如此。
与“以市场为命”一样, “以现金为王” 也是我们华立倡导的价值判断公理之一。但现实经营活动中还是有不少经营管理者忽视改善经营性净现金流的特殊重要性,或者改善措施与策略有效性不高,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风险性问题。
我们必须视现金流为华立医药健康运行的“血液”,以实际行动体现“有现金流保障的利润和有利润的现金流”的经营理念,真正体现“以现金为王”这一价值判断的公理。各级决策、经营、管理者在评估利润、销售业绩时,应该首先衡量经营性净现金流的保障程度,对不匹配的情况实行扣减利润,并采取措施千方百计确保现金流畅。要在提高盈利水平的同时,注重业务活动中的资金结算,千方百计加快应收帐款和其他各种应收款的清收来改善现金流;注重采购资金的合理支付,千方百计通过改进支付方式改善现金流;注重提高产销率和各储运环节的流转速度和库存控制,千方百计减少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资金占用,减少在途资金占用;注重各项费用支出控制,千方百计节省费用支出。
当然,这需要我们更加劳心、费心。
(《华立医药》2006年第4期卷首语——帅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