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做大的密码_战略突破(1)

(2006-04-10 19:08:33)
标签:

帅新武

华立

医药

创新

突破

发展

帅新武言论

儒商

智慧

文化

公司

集团

管理

事业

做强

做精

分类: 《帅新武:财经文章集》

战略突破才能做大

                                                         

企业如何做大?笔者试着从对突破的理解、为什么突破、何时突破、如何突破、突破的风险和代价等方面来阐述突破与企业做大之间的关系,并把华立集团成长发展过程中,通过三次关键的突破和二次创业,实现迅速成长、壮大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如何理解企业突破?

 

词典上解释是打开缺口、打破的意思,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笔者的理解是:打破僵局、突破瓶颈、超越自我。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到了一定的平台,由于受人因素的影响,受上下游(供应和销售)的影响,受经营模式的影响,受管理体制的影响等等,会形成一种以往发展较快,最近发展缓慢或滑坡的现象。一般来说,企业规模发展到5000万元是一个坎,到1个亿又是一个坎,到5个亿会是一个坎,到10个亿又会是一个坎,后面还有许多的坎。规模扩大了、地域扩展了、业务复杂起来了、管理层次增加了、管理幅度变宽了、人文文化丰富了,管理者会越来越感到应接不暇,会越来越感到迷茫。这令企业管理者十分苦恼,这其实意味着企业需要寻求存在方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的转变了。因此,笔者认为: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乘机突破是企业改变存在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转折点。从突破的概念上来说,次数是不多的,但对企业的生存影响很大。突破是企业战略层面的突破。

 

为什么突破?

 

笔者认为企业成长过程的烦恼是寻求突破的根本原因。这些原因可以归纳出很多,这里列举一些。

第一种情况,我们的企业受上下游夹击,赢利空间越来越小。原材料价格上涨,销售市场竞争引发的价格战等,都使企业发展受阻,这是当前许多企业遭遇的困扰。

第二,现有经营的产业和产品进入萧条期,比如前几年做BB机的不少企业,由于手机通信的迅速发展,BB机的功能被替代了,失去了市场,就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又比如当前的房地产业,我看到许多几年前潇洒快乐的房地产老板今年以来低调多了。

第三,竞争对手采取强大的市场争夺攻势,我方越来越方处于弱势。国家真正处在垄断地位是基础设施,民营企业基本处在充分竞争的环境,是在和对手的博弈中发展的。我们要清楚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博弈中处在什么位置。

第四,替代品严重威胁的时候也要寻求突破。产品将会被淘汰,也就无法生存。有很多例子,比如说计算工具,以前会计用算盘,后来计算器,现在会计电算化和电子商务,如果你是生产算盘的企业,就要寻求突破。

第五,原有公司治理和管控模式已经不适应公司进一步壮大。这就是学术界总结的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产业结构下,需要实行直线营运管理、战略管理、财务性投资管理等不同模式或复合模式的道理。

第六,企业的产业领域成为规模发展的瓶颈。很多人在办企业的时候,没有去想这个企业未来的“蛋糕”有多大,没有考虑充分,但是他做成了做好了做大了,他需要继续突破,回头一看,这个产业整个市场容量有限,全部市场份额给他也只有几个亿,这时候就要需要寻求产业转型、寻求突破。像华立集团,原来主导产业是仪表,他们做到了连续12年全国第一,但当华立仪表做到20亿,华立想要向更大的目标发展的时候,华立人感到全国的电表需求量也就几十个亿,如果按照华立到2010年要做到300亿规模,要走向全球化的跨国企业的目标,就必须寻求产业的突破,因此,华立5年前开始了医药产业平台的搭建。

第七,产权制度束缚企业的发展。由于股权结构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束缚,就要思考如何突破这种束缚,这在许多国有企业中尤为突出。

第八,企业不甘于现状,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时也要寻求突破。比如说浙江温州,温州有很多企业原来都是为一些大公司做零部件的配套加工,但是当他做到5000万、1亿规模,也积累了上千万的实有资本的时候,不少老总感觉不满足了,就想到要寻求突破。温州现在不少的大集团当初都是这样突破而发展壮大的。

当然,企业寻求突破的原因还可以举出很多,但有一点是统一的:突破是为了使企业进入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突破的动因是成长过程的烦恼。许多企业就是由于没有对企业突破这种战略认识,“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而导致短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