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模式研究》序

(2024-08-17 15:13:22)
分类: 学术

深入推进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充分实现档案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是我国档案事业的基本追求。在档案的利用体系中,历史档案的开发利用则是“档案利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点。公众对档案的认知,往往是通过档案部门对历史档案的开放程度来实现的。尽管在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的持续努力下,在一些“民生档案”或者政府文件公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从档案的价值和社会的关注等角度去衡量,历史档案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换句话说,与其他类型的档案相比,历史档案才是档案部门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如果历史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不能很好的解决,其他工作的进展不过是一些表面文章,蹭蹭热度而已。

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是希望通过“建立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开放审核有关制度,实现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等方面去推进,而作为具体的档案部门“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能力”和“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力度” [1] 则是实施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的基本功。在这些“基本功”当中,历史档案的开发利用模式自然是不能也无法回避的问题。陈建博士作为档案学界的一员,秉承学以致用的精神,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模式研究”,就是从学者在角度通过理论和现实的借鉴与推演,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谋取良方。



[1] 胡鸿杰,李丽环.回顾与展望:两个规划带来的思考[J].档案与建设,2021,(06):11-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别了!2023
后一篇:“学龄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