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线上线下的代表:
大家上午好!
学术年会,只是诸多会议中的一种,有其特定的形式和功能。到目前为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大家的支持下,完成了会议的规定议程。刚才各位发言人所提交的内容,都可以视为我们会议一个方面的总结,也就是说,我现在的会议总结没有多少表达空间。如果为了完成一项会议议程,那么我只能表达以下几点体会,请大家指正。
首先,我们这次会议凸显了教学与教材的研究成果。从王守福、赵中利两位教授的示范教学,到易新编审的秘书学专业教材出版情况介绍,都可以说明在包括秘书学专业在内的大学教育中,“教学与教材”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委员会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我与到会的许多线上线下代表一样,是一名教师。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责任;而教书育人的前提,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教师的培养。其中,包括教师自己要有一两门真正可以讲通的课程,有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研究领域等等。我想这不仅是我们这次年会,也是各位老师的共识。
其次,我们委员会吸收了组织的新鲜血液。就2021年高考平台提供的数据,我国高校开设的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已经有了150余所,专科应该有几百所。如何协同本科与专科的发展,使秘书学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得益彰,是我们专业委员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本次年会中,我们吸纳了运城学院、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等单位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新成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我们专业委员会在组织建设和专业发展方面做出的一次重要举措。今后,我们还要按照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领导的要求,把发展会员、壮大学术团队作为专业委员会的基本任务。
再次,我们在年会上又一次感受了秘书学者的情怀和他们的坚守。从专业委员会监事刘凤泰司长的年会致辞,到会议多位代表的发言,都充分表达出我们秘书学专业教学群体对自己从事工作的热爱,对秘书学科的感悟。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正是这种对事业热爱和坚守的情怀与精神,鼓舞着我们去发扬成绩、克服困难、鼓足勇气,激发我们的奋进与创新。
各位代表,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将这次会议的收获传播到更广阔的领域,也希望大家今后在包括高博会论坛在内的、更高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在今后的科研和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专业委员会对运城学院的领导、教师和同学们以及参加年会线上线下的代表对本次年会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也希望各位在会议之后,通过浏览运城的大好河山,激发大家爱国主义热情,回去之后更好地工作!
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