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档案学经典著作评价研究后记(节选)

(2021-01-05 09:51:09)

截至20176月,《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已经出版六卷。这部丛书收录了1890年代至2010年代31位作者的30部作品,内容涵盖1949年之前的13旧著、台湾地区的代表作、大陆地区的学史学论部分,以及欧美档案学的早期著作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将“档案学经典著作评价研究(编号:17ATQ011)列为重点项目。自此,基于学术评价的档案学经典著作(以下简称经典评价)的研究从文献的收集、整理、出版过渡到分析阶段。三年来,课题(项目)组初步完成了对档案学经典著作各项评价指标的细化及六卷本的评价,并根据这些指标对已经出版的丛书进行研究和分析,已经陆续有阶段性成果发布

一、有关“经典评价”工作的基本情况

鉴于以往社科基金项目的工作经历,即“重申报、轻完成”等问题,项目组自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起就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如何更好地完成“档案学经典著作评价研究”。

(一)组建“档案职业与学术评价中心”。在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支持下,2018年9月该院教授委员会专题会议研究通过,项目组依托档案学专业组建了“档案职业与学术评价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首批聘任张昌山(云南林业大学,档案学专业)、叶继元(南京大学,图书馆专业)、杨思洛(武汉大学,情报学专业)等三位学界知名教授为顾问,组成了胡鸿杰(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专业)为主任,李文以(郑州大学,档案学专业)、王协舟(湘潭大学,档案学专业)为副主任,周春雷、孙大东、邢变变、李宗富、周林兴、高大伟、任越、谢诗艺、王广宇、王向女、赵春庄等为成员的研究团队。不仅为“经典评价”工作实现了组织保障,也为切实贯彻执行“双一流”建设规划及郑州大学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战略,进一步提升档案学专业的科研实力、加快档案学专业转型发展与内涵建设步伐,在全国争取更好的专业发展优势,争取使档案学专业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构建了集理论研究、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国内外档案界有较大影响的专题性研究平台。

   三年来,中心成员围绕“经典评价”已累计发表论文22篇(见刊),极大地促进了“档案学经典著作评价研究”。

   (二)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中心成员先后前往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知网进行了学习、调研,认真考察了这些学术机构有关图书、期刊等学术文献的评价工作及其主要成果,与上述学术机构的人员就“经典评价”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取得了支持和认可。中心与超星数字图书馆合作,对已经出版的六卷本丛书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为顺利开展大规模的“经典评估”奠定了基础。

   (三)保护《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知识产权。鉴于以往的工作经验,为保证“经典评价”的严肃性,最大限度地排除干扰因素,中心分别于2018年底和2019年3月申请并获得了国家版权局版权认证(国作登字-2018-F-00588184)、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商标注册证(第3144930号)。

   (四)完成“经典评价”任务。截至2020年12月,“档案学经典著作评价研究”按照各自规划完成了项目的全部内容。其中,各部分的编写者分别为胡鸿杰导论和后记、孙大东第一卷、马伏秋第二卷、王向女第三卷、李丽环第四卷、杨光第五卷、谢诗艺第六卷。在此,对各位参与者和《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的原作者一并表示感谢。

    我们理由相信,作为一部以“经典”的眼光审视档案学的发展历史、回顾档案学的学术成就、领略其中的学识智慧的理论丛书及其评价,不仅仅是一种基于档案学经典著作的学术研究,还对于建立学术规范、引导学术活动、促进学术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i] ]胡鸿杰.档案学经典著作研究发凡[J].档案学通讯,2017(5) :14-19.

[[ii] ]胡鸿杰.档案学术评论及其价值[J].档案管理,2020(06):17-21.

[[iii] ]胡鸿杰,李军.基于学术评价的档案学经典著作指标分析[J].档案学研究,2020(06):30-3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