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鸿杰
胡鸿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68
  • 关注人气:2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老师

(2019-09-23 07:39:10)


我上过幼儿园、小学、中学(包括初中、高中)和大学,有许多优秀的老师教过我,但让我经常想起的还是一位只教过我一年的中学语文老师。

那是在1972年,我转学到父亲“支左”的城市太原,就读于西山矿务局第一中学。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走进一个陌生的群体,对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不能不是一种挑战。好在我具有两大优势:其一是从来就不把自己当外人,其二就是可以“凭着《国际歌》熟悉的曲调”为自己找到朋友。当然,更重要的是我有了一位教语文的班主任,让自己感觉到母语的亲切。

套用一句已经烂俗的话,大家的语文可能都是体育老师教的。因此,现在才会出现那么多的写手和代人写各种文体的网站,加之只会在学生文章上署名的所谓导师。“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命中注定没有一位好的一位老师。而我与他们的最大区别,就是曾经有一位好的一位老师。他的学识、品行会影响你的一生。如果有人非要说“三生三世”,那就只能是“十里桃花”啦。

其实,我的这位老师并没有什么惊人之举。比如,挽救失足青年、成为“人民教育家”等等。而是认真地做好一位老师、一位语文老师他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首先是教书。“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多少年后,这篇课文伴随老师那略带山西口音的普通话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当时一篇课文的学习,无非是预习、朗读、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背诵等等,现在想起来真的没有什么新奇,更算不上什么“金课”。但却入情、入理、入味,深入人心。也许,这样的教授方式才符合我的智商,容易被接受。而只有向学生教授能够“被接受”东西,才是教育的本意。

其次是抄书。大家千万不要想歪了,“抄书”可不是现在人们“习惯”了的抄袭,而是把一段话、一篇课文、甚至是一本书,一字一字地抄写下来。这在当时出版物匮乏的年代,至少我自己认为是非常必要的。记得当年老师曾经教导我们说,一些名人都有抄书的习惯,下面一句是“我还要抄书,更何况你们呢!”于是,虽然没有像那些名人一样养成抄书的习惯,但我也在后面的日子里、在插队的煤油灯下,一字一句地抄完了《唐诗三百首》《<</span>红楼梦>韵文选释》等“大部头”书,算是老师没有白费口舌。

此外,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当然还要组织我们进行课外活动了。比如,诗歌朗诵:“放眼大江东去,昂首万里云天,啊!庐山:风吹浪打你傲然挺立,电劈雷轰你威震狂澜……”。再比如,运动会,当我跑向终点的时候,那里有老师欢呼跳跃的身影……

…………

我在太原只读了一年书,考完高中之后就又回河北读书了。高中毕业后去农村插队,成为一名“知识青年”。有了这个名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老师。在农村期间,我给老师写过几封信。最近我惊奇地发现,老师居然还保留着。说来惭愧,老师当年给我的回信,原件已经不知所踪,只是记得只言片语:

春秋两度一瞬间,

其时悲欢难尽言。

喜得青山仍常在,

我辈自信且向前。

前段时间,借外出讲座之便,曲道太原又见到了身体硬朗的老师和听到了同学口中那些老师的故事,又一次把我带回了四十多年前——

俯瞰茫茫晋阳湖,

漫山采果友人随。

泉水潺潺传笑语,

清歌一曲万山回。

……

我们注定是一群平凡的人,也注定会留下这些平凡的故事。但自己深感幸运的是,我有一位好的老师,一位好的语文老师。

我的老师
图中是我的老师,图右是同学程银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