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与境界:管理随想录》后记
(2015-10-21 10:30:02)
标签:
宠物维度与境界管理随想录 |
分类: 学术 |
我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像责任编辑一样读完自己作品的清样,但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系统地涉足理论问题。道理很简单,我一直认为,所谓理论问题并不是一个具有群众基础的智力活动,如果长时间地满足于小圈子中的自说自话,于公于私都是一种浪费。
如果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进入大学学习算起,我接触管理理论已经三十余年,特别是自己成为一名教师以后,大大小小讲过多门与管理有关的课程。我发现管理似乎与许多能够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不同,其更大的发展空间应该是实践领域,也就是我在书中提到的谋事甚至立业。而谋事和立业的关键问题是取得一种“管理的资质”,即拥有对管理的影响力。恰恰是如此重要的问题,却被一些管理的讲述者忘记和遗失掉了——使管理理论变成了一种只有原则和方法的学科,成为一种没有主体的规则体系。
汤一介先生曾经自谦天资不够,遗憾于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学说)体系。其实,许多像汤先生这样的智者,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激励后人。在我看来,也许“天资不够”的后人,反倒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理论(学说)体系”,去弥补先辈的遗憾。我试图通过书中的解读,将我讲授的许多管理理论汇集在一起,还原管理本来应该存在的空间(管理维度),进而说明其主体的发展轨迹(管理境界)。这种“汇集”很难说是一种体系,但可以清楚地表明我的想法。
在这些想法形成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包括参与我博士课程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使教学相长不再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字。我还应该感谢辽宁大学出版社祝恩民编审和他的团队,使我让渡给出版方的言论自由权利变为了现实。当然,我更应该感谢每一位读者,你们不仅是这本图书的阅读者,还有可能成为一种管理思想的传播者和继承人。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