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路在何方

(2010-10-31 10:32:44)
标签:

黑龙江

gb2312

办公室业务

楷体

期刊

文化

分类: 出版

1025日至30日,我到江苏南京参加第22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国出现档案期刊会议这种形式应该在1985年——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的第一次,也可以说,从1985年到2010年这种会议有了25年的光景,是一个生存了四分之一世纪的事物。

我是1986年在湖南长沙第2次档案期刊会议加入这个“阵营”的。当时我刚刚结束了中央讲师团的生活、从国家档案局教育处调到档案出版社,由于我们出版社的老总参加了第一次档案期刊会议的“创办”,所以此后的会议我们出版社一般都会被邀请参加。虽然我没有“有幸”参加每一次的档案期刊会议,但却可以说是一个参加时间最早、身份变化最多的代表。

所谓“参加时间最早”,是指现在出席第22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的代表中已经没有了“参加第一次档案期刊会议”的元老级人物。这些前辈或者已经退休、或者已经“作古”,因此,曾经参加过第2次档案期刊会议的人应该算得上“凤毛麟角”。所谓“身份变化最多”,是指我出现在档案期刊会议上的身份从档案出版社的编辑到《办公室业务》杂志的主编,再从《办公室业务》杂志的主编到《档案学通讯》的总编辑,而其他代表的角色最多也就是从编辑变为××长,或者退休了事。想想也是,谁又能够像我这样25年还混在这个行当里面没有什么长进呢?

闲话少提,言归正传。这次档案期刊会议的重要议题是“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档案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或者可以说也就是这个题目才吸引我参加这次会议的。因为在此之前,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央的认真部署之下已经全面展开。其中出版社的改革按照计划要在今年、也就是2010年底完成,从2011年开始就要进行报刊的“文化体制改革”。从出版社改革的结果和报刊改革的试点情况看,这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转企”,即图书、报纸、杂志等出版机构不再是隶属于某行政主管机关的事业单位,而是进入某一个出版集团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实现“政企分开”、“小政府大社会”,还可以使出版机构“做大做强”、“优胜劣汰”,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应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

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利国利民的好事”对于档案出版机构而言是不是“好事”——就在出版社的“文化体制改革”中,我所工作过的那家出版社就以“退出”方式被“改革”掉了。这不仅成为全国出版和档案人员的“谈资”,也必然使得今后某些领导忽悠档案事业“世界第一”的时候有所顾虑。然后呢?今后呢?如果我们这个在世界上拥有“第一多”的档案期刊群体,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再有什么不测,我们的领导同志在“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的时候又将如何发挥呢?会不会有被愚弄、成为“二百五”的感觉呢?

当然,上面这些问题我没有、也不可能在第22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上得到答案。但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当我们这些“代表”走出会场的时候,我们则将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走上“文化体制改革”之路——再说什么“路在何方”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路就在我们脚下。只是我们尚不知道我们脚下的路将把我们带向何方而已。

路在何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雨天轶事
后一篇:献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