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鸿杰
胡鸿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68
  • 关注人气:2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七十年代”(三)

(2010-08-25 05:57:04)
标签:

教育

旅程

西山矿务局

公审大会

随军家属

太原

情感

分类: 拾遗

时间并没有让自己在几个特定的事件上迷茫太久,或者说人类的另外一个基本素养——遗忘发挥了作用,我很快就被其他一些新鲜的事情所吸引。比如,与同学之间交换图书阅读。不过,在我们同学圈子里交流的图书,大多数都是一些准连环画之类的低幼读物,即便是出现几本后来被界定为世界名著的东西,当时也不一定受人待见。与图书的内容相比,同学们可能更加关心自己的书是否可以交换到更多的书看,当然也关心自己的书将来是否还会顺利地回到自己手中。我的几本书就是在那个时候“交换”得不知所踪,反正与比自己大的孩子在一起玩,我们这帮小家伙是不可能占到便宜的。好在是这件事除了可以增长了见识之外,还是让自己看到了一些感兴趣的书。我就对一本叫做《中锋在黎明前死去》记忆深刻,而帮助强化这个记忆的事件就是在读完这本书的第二天,我和同学们被派去参加公审大会,最后坐在路边“欢送”那些打着红叉的人走完他们人生的一段旅程。

其实,我们在观看别人“旅程”的时候,自己的旅程也没有闲着。大约在1972年,就是我进入中学的第二个年头,我的旅程出现了转机——准确地说,应该说是转学。事情的起因是父亲参加了所在的部队“支左”,被派往山西太原的一家工厂。开始的时候他的组织关系还在原来的部队,后来就划归了太原警备区,就是说算人家那里的人了。于是,我们一家也就随着父亲进行了第二次迁徙。第一次是从北京迁到了石家庄,这一次是从石家庄迁到了太原。当时社会上有一个说法,叫做随军家属,我家应该属于这个群落。在人们的印象中,太原应该是比石家庄发达的城市,但父亲所在的那家工厂是在太原的西山矿务局辖区,以至于在此后的一年里我只去过有限的几次城里,我所转入的那个学校叫西山矿务局第一中学,当然也是在山边上了。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山区不如城市,至少我所上的这所“山区学校”的质量要远高于石家庄的那所中学。比如,我的新班主任老师不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中学女生,而是一位大学毕业的男老师。尽管他的普通话里带着浓厚的山西口音,但这并不妨碍向他的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我从这位老师那里学来的本领之一就是抄书——大家不要想歪了,这可不是像现在那些知名学者一样将别人的东西“抄”到自己的文章里,而是将一些有趣的书籍一字不落的誊抄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得当时我们的老师先是讲了一些名人“抄书”的故事,看我们这帮学生还是有点无动于衷,便说了一句时至今日都堪称经典的话:“……我现在都需要抄书,更何况你们呢!”于是,我在笔记本上抄下了《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