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颠倒

(2010-06-28 03:53:04)
标签:

校长

民族研究所

三等

帽子

傅斯年

教育

分类: 人性

早年间上学的时候,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这些后生,要把过去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现在每每想起这些“教导”,我都有点觉得责任重大,想必当年轻气盛的我们初听此言,一定是热血沸腾的。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颠倒了的历史”真的被“颠倒过来”了吗?近日读到两篇文章,似与这个命题有关:一则是在石兴泽先生著的《学林风景——傅斯年与他同时代的人》中记载,1940年中央研究院拟设立民族研究所,院长朱家骅通过总干事傅斯年请李方桂担任所长。李方桂坚辞不就,不耐烦地对傅斯年说:“我认为,研究人员是一等人才,教学人员是二等人才,当所长做官的是三等人才。”傅斯年听后不恼,躬身作了一个长揖,边退边说:“谢谢先生,我是三等人才。”

二则是在张鸣的《王帽子与王》中讲到,19391229日,是梅贻琦50岁生日。为了对这位辛苦的“老板”表示敬意,西南联大的教授们给他开了一个生日会,梅贻琦拗不过,只好答应。在会上,人们纷纷赞扬这位劳苦功高的寿星,但他却说,我只是京剧(当时叫平戏)中的王帽子,看起来很尊荣,也很重要,其实无足轻重,有幸跟诸位名角儿在一起搭戏,大家演得好,我也与有荣焉。

张师接着讲到,现在的一些大学校长,即使自谦,也不会自称王帽子了。一来他们不知道王帽子是干吗的,二来他们变成了大学名副其实的王。如果本人脾气再大一点,名气再大的教授,也得蛰伏在校长的声威之下。校长即使原本就是官员,做了校长,也必须是学校级别最高的教授。当初学经济的,摇身一变,成为著名经济学家;原来学历史的,成为著名历史学家……当然,同时必须是著名教育家。有的校长,身兼四五个著名的“家”。

上述两个故事发生的时候,李方桂年方三十有八,傅斯年刚刚四十,最“年长”的梅贻琦是在过“50岁生日”,但是,他们都已经是“当时”国内公认的顶级学者了。如果这些故事是真的,那么不论是李方桂的“狂言”,还是傅斯年的气度,甚至梅贻琦的谦虚,与当今学界的“王者”相比,都只能是一个被“颠倒了的历史”。至于这个被“颠倒了的历史”什么时候再被“颠倒过来”,还真的不好说!

在大家生活的这个被“颠倒了的历史”中,除了被“颠倒过来”的人物自身的学养和素质以外,在很多情况下还有被“娇惯”的因素。如此看来,这个被“颠倒了的历史”就是被我们大家“颠倒过来”的。也许这些身兼“数家”的家伙,只有在回到自己家的时候,“颠倒了的历史”才能被“颠倒过来”。不过,我还是有一个疑问,这些身兼“数家”的人还知道或者回得了自己家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灵角落
后一篇:还乡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