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一日
(2010-05-18 06:31:13)
标签:
留学中国馆世博会护照旅游 |
分类: 社会 |
昨天我们一行人终于可以在结束了“公务”之后去参观“世博会”了——没有了繁文缛节,没有了推杯交盏,“世博会”当然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
由于上海大学的周密安排,我们“世博会”的第一站是中国馆。虽然也在展馆外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但是比起那些没有“预约”上的人们,还是幸运得一塌糊涂。上午11:40,陆川导演的片子《历程》成为了我在中国馆看到的第一个节目:影片在开头,一对年轻男女告别了自己的黄土地上的父辈,和一些同龄人一起奔跑;然后他们跑进了一个很像上海的城市,做起了建筑工人(或者农民工),新的城市在他们的手下飞速成长,我们的国家在他们的身边飞速发展,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灾难的经历,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挡”中国成长的步伐……最后,片头中的年轻男女已经不再年轻,一个象征着更加“年轻”的生命从天而降——10分钟的时间,准环幕的立体效果,还是给观众留下了一些震撼。
在中国馆中,还有许多可以“给观众留下了一些震撼”的节目,择其要者应该非图画莫属:几十幅(或者上百幅)色彩鲜明的儿童画,加上画中的构图和讲述的故事,绝对可以称得上视觉盛宴,而清明上河图的“动画版”和真迹又仿佛让人们回到过去,回味先人曾经的繁荣……当然,作为“世博会”的主办国,中国也没有忘记向人们介绍自己的传统和宣传低碳的理念,在历史和未来之间展示人类的文明。使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自己在进入中国馆之前没有买到“世博护照”,因此没有留下“历史的记录”。
为了不让这个“遗憾”继续,“离开中国”后我就赶紧弄了个“护照”,之后所到的“国家”都在“护照”上得以体现——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西兰、文莱,在对购物和照相充分“鄙视”的同时,办理“签证”就成为了自己在“世博会”中的重要任务……因为我们的团队要在16:30返回住地,所以我的“世博一日”略显仓促。不过,当我坐在大巴座位上的时候,我还是感觉到了什么是“生活更美好”;当看到“世博会”外的一些店铺门前都不需要排队和预约的时候,我又一次感觉到了什么是“生活更美好”。
顺便说一句,今天我还是要去“世博会”的,主要是想领略一下“西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