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延
(2010-04-01 15:48:05)
标签:
情绪回味身患绝症姥爷控制性校园 |
分类: 人性 |
今天是4月1日,本来不想发表什么言论,以免有凑“愚人节”热闹之嫌。可惜身为人这种动物,大家自出生时就有一种“来日无多”的使命感,所以打开电脑、敲下下面的文字。
昨天上课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学生情绪不高,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们过去的一位同学身患绝症,据说已经认不太清楚来人了。作为昔日的同窗,想到曾经身边如此一个活生生的朋友,转眼工夫就有可能撒手人寰,谁的心中都会非常难过,而这种被成为“难过”的情绪还会在“难过者”今日的同窗中蔓延——是呀,谁又能够担保我们中的一个不会成为被别人“难过”的下一个呢?谁也不能吧!那我们就让这种“难过”的情绪继续蔓延吧。
当然,这种情绪的“蔓延”也可能产生积极的结果:既然人类到目前为止不能预防、治疗某些疾病,既然大家的生存环境中充满着导致大家产生一些疾病的因素,既然人们在冥冥之中感知到了自己的未来,既然人们也似乎了解到这些“未来”的不可控制性,那么生活的价值也许就在于让“未来”之前的那些日子过得有意义。比如,我们认真地对待现实中的事物,我们积极地参与属于自己的集体,我们严肃地思考面临的(学术)问题。
其实,人们之所以会沮丧或者伤感,主要是因为自己对“未来”有一些美好的假设。当人们真的进入那个曾经被自己预言的“未来”时,如果发现它根本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就出现感情和行为的“波动”,就会因此而“沮丧或者伤感”。反之,被我们誉为“幸福的童年”的那个时间段,之所以“幸福”,就是因为我们那时候很少去对“未来”做一些“美好的假设”,那时候我们的要求“容易被满足”——因此,那时候的我们,往往在吃饱了之后,“在睡梦中”也会露出“幸福的微笑”。于是,那时候我们周边被称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的人也一定会在这种蔓延的情绪中得到满足、感到幸福。
“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这“回味”中感受到幸福并且可以使这种“幸福感”在周围蔓延,难道不是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