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责任编辑”

(2010-01-25 16:57:54)
标签:

档案出版社

刊物

店员

出版的书

学术带头人

文化

分类: 出版

今天上午从编辑部老师那里取回了一个主管机关发的证书,证书封面上写着“责任编辑证”。如果从1986年一本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书把我与“责任编辑”这个称谓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计算,我当“责任编辑”已经25个年头了,时间过得真快呀!

有时候连自己也有些怀疑,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社会,居然还有人能够抱残守缺地将一个“事由”做这么久?究竟是社会出现了问题还是人种发生的“变异”?或者都是也都不是。反正事实如此,我现在还是“责任编辑”,并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确认的“责任编辑”,而不是被某员外破格“指认”的“学术带头人”和“专家”。这让我多少有些释然。

其实,即便是在“混入”教师队伍之后,我也很少在公共场合称自己是“教师”,而说自己是“编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来怕“玷污”教师的光辉形象,二来在 “潜意识”里自己一直认为“我就是一个编辑”——来得自然,说得顺口,用不着揣摩再三,浪费许多脑细胞——就算是“习惯成自然”吧,我总是觉得编辑要比教师更“平易近人”,没有“高高在上,诲人不倦”的义务!

与爱好“桃李满天下”的教师不同,我更满足于自己的编辑成果在“街头巷尾”传播。哪怕是我们的“编辑成果”出现在某些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都不会妨碍“责任编辑”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这种心态,很像年迈的父母见到自己落魄的子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记得前两年我去海口讲课,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书店里看到了自己很多年前担任“责任编辑”的一本落满灰尘的中专教材,马上将它拿在手中,反复端详多时,以至于引起店员的注意——因为可能从来也没有人看这本又旧又不够“档次”的书,于是他非常好奇地问:“先生,你要买这本书吗?”“不,我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我一边回答一边将书擦干净放回原处,在店员满脸疑惑的神态还没有来得及“消融”的时候走出了书店……

当然,我已经有一二年没有在刊物上署“责任编辑”了——原因非常简单——我们的刊物目前只有我是符合“资质”的责任编辑,署与不署名根本没有任何区别,我实际上就是刊物的“责任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球市”
后一篇:老米(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