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序记
(2010-01-09 05:11:22)
标签:
清样小品刊物胡言张鸣美国文化 |
分类: 出版 |
自从《胡言》编就,它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工作“对象”。说来大家可能有些不信,当这些以往的文字按照一个新的体系出现自己面前的时候,它确实有一些新的景色;加之为了阅读方便和我的职业习惯,又将其打印成了“清样”以后,这些“新的景色”便“跃然纸上”。
我不知道医生有朝一日在给自己“做手术”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感觉,但却可以肯定我面前的“清样”越来越我像曾经“操刀”编辑过的其他“清样”——它似乎已经变得很像一位需要手术的病人,而自己就是那位将要对其进行手术的医生。于是,我就会同进行任何一次手术一样,准备着术前的“规定动作”——我很快发现,如果《胡言》有朝一日真的成为一本出版物的话,它最好应该与其同类一样,有一个“外人”做的序。这样既可以“以正视听”,又可以为“入市”提供条件。
经过一番“筛选”,我于昨天下午六点给张鸣先生发了如下一封电子邮件——
张鸣老师:
你好!我叫胡鸿杰,是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老师,也算是L的“导师”。我原来在一家出版社工作,1996年调回学校后,除了教书还负责学校的一个刊物。当然,由于学科的关系,我们的刊物、我们的学院,乃至我们在人大中的“地理位置”都非常边缘。
这次冒昧打扰,主要因为我写的一些“小品”——它们都来自我们刊物网站的所谓“博客”——两年前,我院的两位学生为我们刊物弄了这么一个“平台”,并且给我注册了“个人空间”。为了不让学生和网友失望,我就隔三差五地往上面弄一些“小品”,时间长了就成为了眼前这个东西。
更重要的是,我家订着一份《新京报》,使我能够经常看到你一些文章,自认为非常适合为我的这些“小品”集合前面写点儿什么——就是人们常说的“序”吧。但是,由于自己从来没有出过什么象样的东西,自然也从来没有请别人写过序,所以基本不懂“请别人写序”的规矩——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我现在把编辑好的“小品”发给你(见附件),请你直接鉴定之后再决定是否值得做这件事。
当然,作为我个人的请求,还是希望张老师能够在百忙之中赐序于“我的小品”。
非常感谢你能够接受我的请求!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张鸣先生居然在一个多小时之后就给发来了那篇《文字的太极功夫》。这使我想起了过去在电影里看到的美国西部牛仔和他们那令人叹服的出枪速度——本来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出枪速度”已经可以了,但这次让我见识了真正的高手。如果“还原”到过去的美国西部,这回我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