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
(2009-12-06 06:53:53)
标签:
宜居土制跑道宾馆房间海口情感 |
分类: 社会 |
据说海口是一个“宜居”的城市,然而,这却与身在海口的我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我这次来海口就像许多时候来到许多城市一样,是被直接从机场接到宾馆,完成相关的课程培训任务之后将会被直接从宾馆送到机场。如果说这次“海口”之行与以往有什么细微的不同的话,那就只能是我通过早晨的跑步去体会这座城市的“宜居”了。
与正值冬季的北京不同,目前的海口摄氏20度左右的温度应该算相当“宜居”了。漫步在略带一丝“海味”的晨风中,周围是随处可见的绿色,也应该算相当宜人了。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己又可以跑进一个“熟悉”的环境,那时的心情应该是相当满意了。不错,我正是在来到海口第一天的早晨,跑进了宾馆附近的一所学校。虽然这所学校与我现在所在学校相比,无论如何应该算做“简陋”,但是,这所学校却有一个我所“熟悉”的操场,一个没有铺设“塑胶”且不足400M的土制跑道。这让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30年前——那个时候,在我们学校大门与“求实楼”之间,就存在着这样一个没有铺设“塑胶”且不足400M的土制跑道,我几乎是在那里“奔跑”了四年,熟悉它弯道的弧度,更熟悉它直道的距离……真是没有想到,我还能够在这么多年之后“奔跑”在“同样”的跑道。这自然在我心里为海口的“宜居”加分不少。
如果还可以算得上“宜居”的,那就是宾馆房间的“设备”了。对像我这样的“过客”来说,房间大小、光线甚至“豪华”程度都不会对“生活”有太大的影响,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生活如果太安逸了,工作就为生活所累。而对现实的“工作”来说,如果房间里要是有一台可以打字、上网的“设备”,那当然就会增色不少。恰巧这次我所“暂住”的房间里就有我所希望的“设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第三次出现这种“宜居”的事情——它给了我“独在异乡非异客”的机会,因为它能够通过网络把我带回网友身边,使我可以享受“地球村”的温暖。
行文至此,窗外的天色已经渐渐发白。今天早晨我准备跑向海边,在那里,有一个同样关于“宜居”的“美好的传说”——“平生爱大海,披风乘月来;几番战水怪,一笑见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