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点的声音”

(2009-12-02 15:32:55)
标签:

军事

恐怖主义威胁

西点

奥巴马

美国

分类: 人性

2009121日晚,在西点军校的艾森豪威尔礼堂,上任不满一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自信满满地说:“十八个月后,我们的士兵就可以回家了!”——经过92天的深思熟虑、十余次内阁磋商,美国宣布向阿富汗增兵三万,并计划在20117月开始撤军。在此次讲话中,年轻的总统旨在说服美国民众:第一,阿富汗战争非打不可;第二,美国绝不会重蹈越南战争覆辙;第三,美国的盟友们不会置之不理。

据说对于奥巴马发自“西点的声音”,包括美国在内的、“来自世界各方面”的反映“良好”——这一点也没有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在“西点的声音”中包含着“正义、反恐、大国”等诸多合理的因素,再加上奥巴马这位颇善言辞的明星总统,大家给一些掌声也是自然的。而多少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位“颇善言辞的明星总统”居然说“美国并不是战争的始作俑者”——若非“基地”组织策划“九·一一”恐怖袭击,若非塔利班极力庇护那帮恐怖分子,若非美国和全世界仍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美国也不会趟这“浑水”。如果从字面上去理解,美国似乎不但是“恐怖主义威胁”的受害者,而且还承担着反对“恐怖主义威胁”的重任。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大家还不太健忘的话,一定还记得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成为“恐怖主义威胁”的首选,并且殃及“世界人民”的——那正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使一些“人群”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处于极度的危机状态,他们没有合理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主流世界”根本不屑倾听来自这些“群体”的声音。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些“人群”活着与死去的区别不大,甚至生不如死。如此一来,这些“群体”就不得不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与世界“沟通”。非常不幸的是,这种“极端的方式”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恐怖主义”的一整套思维和行为的方式。

作为打开“恐怖主义”“魔盒”的始作俑者,就是换上比奥巴马再善言辞的“明星总统”,恐怕也不能说服世界舆论。恰恰相反,如果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主流世界”还不能认识“恐怖主义威胁”的根源,一味采取穷兵黩武的方式企求解决所有问题,那么,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消长之中,受到最大伤害的一定是世界上那些真正爱好和平的人民。我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刻,大家还会从“西点”听到什么的声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以何为证
后一篇:喜从何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