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及其他
(2009-11-29 15:42:53)
标签:
柜架封四政府采购档案装具戏词校园 |
分类: 拾遗 |
最近经常听到在机关工作的朋友议论,单位新“采购”的电脑价优质次,还不如市场上零售的东西。按照常理,包括政府采购在内的所有“批发”物品,由于减少了“环节”,所以在价格上应该低于市场的“零售”。至于质量和配置如何,那就要看所谓的性价比和用户的“期望值”了——往往“期望值”越高,失望值也越高。因此出现上述议论和报怨在所难免。
然而实事求是地讲,从普遍的情况看,仅就质量和配置而言,我国政府机关采购和使用的电脑应该不在FBI和CIA之下。因为价格方面没有太多的可比性,所以无法进行总体的评估,但是无论如何不应该是“价优质次”的状况,除非是从事采购的人员出现了问题。比如假公济私、吃里扒外……那就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了。说到为单位买东西,这倒让我想起了一宗自己参与的“准官方采购”——
大约是在十年前,学校的档案馆归了我们学院管理:由学院的院长兼档案馆的馆长,恰好又赶上学校给档案馆分了新库房,这就为我们这些习惯了纸上谈兵的书生练手的机会。在新馆的基本建设中,档案柜架应该是重中重,正当大家准备查书本订规划的时候,我主动请缨,说了句“这些柜架的采购归我负责了”,本来这话多少有些玩笑的成份,谁想到竟弄假成真。其重要的标志是,我家的电话很快就被卖档案装具的厂家打爆,甚至还有国家局的官员向我推荐XX厂家的产品,也不知道这帮家伙是从什么地方、通过什么渠道知道我们要买档案柜?更无法想象他们居然知道是我负责“采购”和我家的电话。如果用现在的话说,他们才是“情报(或称信息资源管理)专家”。面对“专家”的攻势,我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将这帮“专家”引进自己熟悉的“管理规则”。因此,我回应厂家电话的只有一句话:某日到学院集中谈。
等将他们在预定地点集中起来之后,我先请学院兼档案馆的领导给他们这帮“专家”讲了讲档案馆采购柜架的目的、意义等宏观问题,旨在使其不知所云,杀杀他们的锐气。正所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逐之。”当他们已经被“目的意义”搞晕之后,我非常郑重地对他们说,每家给我写一封“密封”的标书,其中写明你们厂家档案柜架的规格和价格,以及在京单位的使用情况,还需要承诺在我们杂志上做一年的封四广告;并且告诉他们,我要去“在京单位”实地考察档案柜架的使用情况。于是,我收到了一堆由“专家”交来的信封。
第二天,我跟着院馆领导考察了几家以往的用户,最后确定了一家“质优价廉”品牌,签订了杂志一年封四的广告合同。真可谓皆大欢喜,互利双赢。更重要的是,至到现在由我“采购”的这批档案柜(准确地说,应该是档案密集排架),还十分健康地活在学校档案馆的库房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在院馆领导的带领导下,大家将厂家给的“礼金”统统捐入了“吴宝康档案学教育基金”——虽然数量很少,但是正如一句戏词中所说的“一碗水也能救活几颗秧苗”!
其实我的这段经历也就是十年之内的事情,但是现在想起来总是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