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启示录
(2009-10-25 11:21:44)
标签:
猴王启示录猴子北京动物园杂谈 |
分类: 社会 |
我与北京动物园的“交情”已经快50年了——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就跟着家里的大人去动物园。每次“游览”动物园的路线也比较固定,就是进门右转按照逆时针的方向从动物园里转一圈。小时候这样的“一圈”需要近一天的时间,颇有几份闲情逸致,而现在转“一圈”最多也就两个多小时,来去匆匆,有点像履行什么仪式——虽然现在大家都很忙,但是,有些事情或者说“仪式”还是必须要“做”的,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心结。
好象是在四年以前,可能是为了修北京展览馆西路的原因,我“游园”的第一“景点”猴山被撤消了。据说原来住在这里的60多只猴子被分成两批,送往湖北和黑龙江的动物园——真是“树倒猢狲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看来古人的智商远在我辈之上,连这么点儿事情都被说中了,就是不知道那些在“京城”住惯了猴子下放到了“地方”之后心情可好?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给游惯了北京动物园的人们带来了几丝“寂寞”。
不过还好,政府并没有让人们“寂寞”太久——也就四年的光景,北京动物园猴山在国庆60周年前重新开放了。但是,这次新入住的数十只猴子已经不是猴山的“原住民”,而来自秦皇岛野生动物园的一伙新猴。更有意思的是,原来秦皇岛野生动物园的“猴王”并没有“赴京履新”,因此新猴山的居民需要不时打斗争雄,通过大约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最后胜出的一只雄性猴子在得到公认后便成为了新的“猴王”。据动物园的专家介绍,新“猴王”产生后,它会为这个家族排定等级,如选出一个或几个“妃子”。再过半年,二猴王、三猴王也会产生,这个猴群也将随之稳定。
由于老猴山的高台已被削平,新建的猴山其实已经变成了“猴馆”。——四周加上了玻璃墙,山顶上还加上了铁丝网。于是,除了可以防猴子跃山而逃外,还大大降低了人类对“猴事”的参与程度。至少可以肯定,北京动物园并没有为“新猴王”的选举和判定组织什么委员会,好象也没有为此专门召开园长办公会议,更没有听说他们将“新猴王”的产生程序和“候选名单”报送专业主管机关批准。因此,这次北京动物园“新猴王”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一次自发的群众运动,如果说的“学术”一些,就是一次“自组织”的成功案例。
其实想想也是,在我们人类产生之前,我们人类的“亲戚”和“朋友”不都通过这样的“自组织”的形式生活得挺好吗?进而言之,在一些貌似的“管理者”到来之前,现在的“被管理者”真的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如果不是,就应该是我们人类向“新猴王”学习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