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鸿杰
胡鸿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68
  • 关注人气:2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典”的日子

(2009-09-07 10:35:01)
标签:

日子

隔离带

胸标

非典型肺炎

杂谈

分类: 拾遗

由于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使刚刚开学的校园多少有些“紧张”。特别是中小学,纷纷把预防流行病的知识作为了“开学的第一课”——看来,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不仅要抓紧思想品德的教育,还不能放松对他们身体的保护。与中小学比起来,大学似乎有一定的优势,这里的学生除了思想追求独立之外,身体也相对成熟。但是,大家还是要小心,流行病学的统计资料表明,正是因为“相对成熟”的机体容易与各种病毒发生“激战”,所以与那些抵抗力相对不太“强大”的机体比较,反而更容易受到伤害。

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我们的知识和经历足以使自己变得安静和坦然。在国人不远的记忆里,一定还保存着对“非典”的印象——那是在六年前的早春时节,一种最后被命名为“非典型肺炎”的疾病来到了我们的国家,走进了我们的校园,给大家带来了无以言状的恐惧。随后,还出现了那么多的英雄和死难者……但是,如果大家留心就不难发现,其实在“非典”的日子里,除了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常规预防措施之外,对于疾病的原因、治疗等并没有形成一条十分清晰的思路——“非典型肺炎”就像它莫名其妙地出现一样,又莫名其妙地暂时离开了我们的生活。

可能是因为非专业人士的缘故,我反倒对“非典”的日子多少有些“怀念”——宽敞公路、清静的校园,在“隔离带”上传送美食的情侣,以及带着被人们戏称为“狗牌”的胸标而不受“隔离带”限制的教师——无一不闪烁着人性的光彩,构成了那个特殊日子里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不但如此,据说还是由于这种“非典”的日子,催生了我国第一部有关信息公开的法规,提高了公众对流行疾病的认识,彰显了人性的力量。难道这些不值得大家怀念吗?

在人类有限的生存时间中,每一个个体一定会遇到一些“非典”的日子。每个“非典”的日子连接起来,也许就构成了人类的历史——因为从字面上理解,“非典”的日子就是平常的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弹性书脊”
后一篇:“妇人之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