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鸿杰
胡鸿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68
  • 关注人气:2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学之前

(2009-08-31 10:34:18)
标签:

博雅教育

博雅之士

市井小人

纽曼

杂谈

分类: 教育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就要开学了。有时觉得自己昨天还在上课,仿佛就根本没有放假——可是,从日历上看,假还是放过的,而且很长——就像一次长夜——无奈“春宽梦窄”,留下的痕迹不多。

想想我已经在学校这个地方混了十几年了,但说来惭愧,自己对所谓的“教育规律”或者“教书育人”知之不多;倒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凭添了一些疑惑。比如,大学究竟应该给学生些什么东西?是专业的知识还是独立的思想?是操作的技能还是自由的精神?是毕业的证书还是健全的人格?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再比如,大学的教师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或者至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学有所成的学术泰斗还是唯唯诺诺的机关职员?是诲人不倦的清贫居士还是前呼后拥的达官贵人?是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还是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是硕果仅存的正人君子还是唯利是图的市井小人?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19世纪中叶,英国有个叫纽曼的大教育家,他在出任大学校长时说:“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不是专业教育,不是技术教育,而是博雅教育。大学的理想在于把每个学生的精神和品行升华到博雅的高度。这样的人首先在精神上就是健康的。” 纽曼认为, 如果必须给大学课程一个实际目标,那么它就是训练社会的良好成员。

非常可惜的是,纽曼已经远离大家而去,我们无法向他请教“博雅教育”是如何“探究心智、理智与反思的操作活动”的,更无法请教什么样的人物才有资格和能力去实施“博雅教育”。当然,大家也不必过于烦恼,相反应该觉得能够活在2009年十分庆幸——因为中山大学已经准备成立博雅学院,并且将“本科学制实行四年不分专业的精英化博雅教育,贯彻跨学科领域的精英教学方式,着重培养今后有能力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人才”写进了招生简章。如果大家今后可以看见,中山大学的教授与学生一起吃饭,然后并肩走在他们学校河边(实在抱歉,我真的不知道那条河的名字)的草坪上的时候,千万不要想歪了——因为这正是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方式……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些“走运时不庸俗,失败与失意时不失风趣”的“博雅之士”一定会出现在广州的马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练的故事
后一篇:职业认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