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鸿杰
胡鸿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68
  • 关注人气:2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鸦树

(2008-07-19 19:57:27)
标签:

白杨树

乌鸦

枯藤

老树

马致远

万寿路

分类: 社会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常常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叙述羁旅漂泊的人,时逢黄昏,触景生情,倍感悲凉。古往今来,我们往往生活在古人的思维定式里,因此没有谁将其与“繁荣昌盛”联系起来,更没有人想到值得悲哀的其实不仅人类自己。

  2000年,我家搬到了北京海淀的万寿路。在南北走向的路边,长着两排高大的白杨树——它们枝繁叶茂、生气勃勃。然而,每当秋去冬来,白杨树上就会落满乌鸦。也就是说,这些乌鸦依然保留着马致远时代的习惯:依附于老树枯藤。而当春天来临、白杨树吐绿时,它们就会离开两个季节。

寒暑易节,乌鸦们在迁徙中不断壮大。有一段时间,它们几乎落满了两排白杨树。因此,白杨树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乌鸦树”。随着乌鸦队伍的扩大,它们的归来和离去都成为一件十分壮观的事情:用遮天蔽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当然,除了其“势”之外,就是其“声”了:想必当年的马致远也由此感到了自己的孤独与渺小。

   乌鸦的“繁荣”显然引起另外一些物种的不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然非我们人类莫属。特别是居住的树(路)边的人们,他们不但夜间可以听到经典的美声,还可以在树下受到“天使”的青睐。于是,人们在不断设法驱赶这些乌鸦……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想想万寿路这个地名,就可以估算出乌鸦在这里的生活年代:如果它们的祖先连这点危机管理的办法都没有,还不早就列入濒危动物名单啦。

   万寿路的白杨树依旧由荣到枯、由枯而荣,白杨树上下的两个物种也依旧进行着博弈。也许,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发生在“乌鸦树”边的生活……

   最近,由于要迎接奥运会,万寿路需要拓宽,施工部门拔走了一些“乌鸦树”。不知到了秋天,那些找不到自己归宿的乌鸦们会不会与“断肠人”一起流落天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馒头学
后一篇:眼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