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奥尼:云上的日子
文/SHADAN
2007年7月30日注定是史上最具悼念色彩的一天。白天得知了人艺老演员文兴宇和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相继辞世,心中唏嘘不已。记得当时还感怀般地和朋友说道:“如今西方艺术电影黄金一代已没剩几位健在了。”未料想,没过多久,网络上便传来了意大利电影的标志——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以95岁高龄驾鹤西游的消息。安氏也是在7月30日这天在罗马的家中辞世,只不过由于时差的原因,我们得到这一消息已是次日。虽然他的故去称得上“喜丧”,但仍然给人心底以无限的刺痛:电影的艺术时代,终究离我们远去了。
尽管安东尼奥尼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西方中产阶级的精神世界为刻画对象,影像于精妙中满布暧昧,但是在中国却有一批热衷其作品的“死硬分子”。犹记得在2004年,北京电影学院和意大利使馆共同举办了一次安东尼奥尼电影回顾展,可谓盛况空前,特别是那部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纪录片《中国》(1972)更是一票难求;去年,电影资料馆在“2006意大利电影回顾展”中选映了他的早期名作《女朋友》(1955),同样好评如潮;至于受其影响的青年艺术片导演,更是不在少数。安东尼奥尼对于我们来说,便是这样既远且近,他的作品永远值得人在宁静的时刻细细品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