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生长流的意大利喜剧

(2007-02-13 10:16:42)
分类: 欧日电影

生生长流的意大利喜剧

 

文/沙沙

 

地中海畔的亚平宁半岛,是一块神奇而充满魔力的土地。曾有人戏言,除了打仗不行,意大利人在世界文化艺术方面的贡献,无出其右——这,或许得归因于他们天生的浪漫与风情吧。一如最近刚刚在北京落幕的2007意大利电影回顾展,各种类型悉数登场,大师之作轮番上阵。1230部影片,即便管中窥豹,却也令人留连反侧畅味良久。

此次意展的影片均由电影城机构(CINECITTA)提供,限于版权问题,喜欢艺术片的观众难免会有缺憾之感;可对于珍爱喜剧的朋友,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从数量上看,30部影片中有16部都是喜剧,贯穿了从古典到当代的不同风格;从历史上看,打从1896年电影降生意大利以来,喜剧便构成了他们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两股主潮之一(另一种是现实主义)。

1945年后,战败的意大利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现实主义在意大利批评界占据了绝对主流。一段时间,“新现实主义”成了当之无愧意大利电影的代称。可实际上,真正在大众中占据主流的还是喜剧片和美国电影——这便可以理解,为什么仅仅三四年后,伤痕未消的电影人都转而拍起了喜剧。1989年,在托纳多雷那部温馨怀旧的《天堂电影院》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部叫《消防员》(1949)的滑稽歌舞影片片段。它是如此地受到西西里底层人民的喜欢,并不幸地引发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

《天堂电影院》中的小放映员叫托托,《消防员》中那个挤眉弄眼的家伙也叫托托,导演马里奥·马托里。事实上,这对黄金搭档曾合作过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名作,如《疯狂的野兽》《托托第三人》。此次意展更带来了他们的最高杰作《贫穷与尊贵》(1954),讲述了一伙穷人受命乔装成贵族骗婚而引发的一场闹剧。托托的喜剧有他的艺术土壤——威苏威之畔的那不勒斯。文学家李健吾曾在他的旅欧札记中写道:“自到欧洲以来,这还是我第一次遇见这样喧哗、热闹、龌龊、起人反感的城市。”可同时,那不勒斯也是最美丽的港口圣地,在意国竟有“朝至那不勒斯,夕死可矣”之说。

成长于这块世俗而美丽的土地,托托以其古怪精灵的幽默长相、诙谐夸张的肢体语言和巧舌如簧的快速对白成就了《贫穷与尊贵》的辉煌。当时年仅19岁的索菲亚·罗兰也在片中出演了一个相当养眼的角色。《贫》片的同年,她还主演了另一部重要喜剧《那不勒斯的黄金》。导演德·西卡虽以《偷自行车的人》等一系列针刺时弊的巨作享誉国际,但在新现实主义票房不振的情况下,也很快倒向了喜剧片。很快,六十年代的意大利喜剧达到了巅峰,并形成了所谓的“意大利风格”。

如评论家厄·劳拉所言,这种风格与其它喜剧的差异,不仅存在于明确定义的景致或是方言土语中,它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事件、时代背景与当代意大利的问题紧密相关”。与托托那种富有戏剧性和舞台感的即兴风格不同,“意大利式喜剧”明显朝着自然感人的“悲喜交加”迈进了一步。《意大利式婚礼》(1964)便是这样一部将喜悦与泪水混合一体的优秀作品,本次影展放映时,900人大厅竟然达到了爆棚的热度!而迪诺·里希的《周末夫妻》(1965)在美国的名称就是《意大利式的周末》,通过两天浪漫而混乱的生活,尽现世间百态和白领阶层的婚姻困惑。佩尔托·杰尔米那部最最经典的《意大利式的离婚》(1961)此番虽没有来华,主办方选择了他的《塞拉菲诺》(1968)作为顶替,一了观众的“相思之情”。

“意大利式喜剧”至少带来两个后果:一来,民族电影空前卖座,并使得电影大亨安列洛·里佐利愿意投资费里尼《甜蜜的生活》这样的艺术电影;二来,喜剧改造了西部片等其他传统类型。影展放映的《我的名字是崔尼蒂》(1970),是著名喜剧组合特伦斯·西尔和巴德·斯宾塞的有趣作品。影片颠覆了以往西部片的复仇主题,音乐上更是对莫里康内经典配乐(口哨+人声+小号)的绝妙模仿。而高潮部分的无厘头混战,更带来了此次意展最令人捧腹的愉快体验。

1975年开始,意大利电影经历了最为严重的衰颓期。及至80年代,出现了以马西莫·托洛西和贝尼尼为代表的“意大利新喜剧”。此次的《眼泪不再》(1984)便是他们俩合作的代表作品,讲述了现代人突然回归古代而闹出的笑话。可惜,“意大利新喜剧”到了90年代中期之后也逐渐式微。托洛西在编导《邮差》的过程中去世,《亲爱的日记》南尼·莫雷蒂开始向正剧转向(如《儿子的房间》),只剩下贝尼尼孤军奋战。即使近年出现了类似《一桌13人》之类的优秀喜剧,仍然无法形成一股成规模的创作潮流。可我们坚信,只要意大利人骨子里还流淌着浪漫而幽默的血液,喜剧的命脉定会生生常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