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奇爱博士
奇爱博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418
  • 关注人气:1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影日记:又见朱石麟!

(2006-01-07 23:17:34)
分类: 中国电影
观影日记:又见朱石麟!
 
下午观摩了名作《一板之隔》,是香港龙马公司1952年出品,由韩非、李清、江桦主演。著名演员、《一年之计》出演大哥的石磊也客串一个小角色。
 
观影日记:又见朱石麟!
 
这是《一年之计》的珍贵图片,来自香港电影资料馆《影人口述史》系列丛书。
主演有石磊、《小城之春》的韦伟、《屈原》的导演、主演鲍方(此公演过无数香港电视剧,伴我走过童年,一般以“UNCLE”的身份出现,据说最近身体瘫痪)、上海老演员龚秋霞,还有当时尚在童年的小明星——萧芳芳(左边第一个小女孩)。
 
《一板之隔》或许灵感来自《十字街头》,用一块板分割了两个空间,也使得误会法有了用武之地。两位男主演是平行结构,完全的照应,这种结构很少见。女主演是另外一个着力点,和两位男主演形成了一个合力的三角叙事体。
 
该片获得1955年度的文化部奖项,韩非是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他的《太太万岁》《哀乐中年》《中秋月》本应使得他具有比如今高得多的地位!!
 
“22大明星”没有他我尚且可以忍受;“百年百大”还没有他,我就实在无法忍受!!!
在我看来,韩非的水准绝对在其中90个人之上,他和石挥的配合,是中国电影史最无法超越的。我怀念“文华”的时光!!
 
和韩非同样遭遇的还有浦克,这里参且不说他罢!!
 
《一年之计》的水平我认为甚至超过《一板之隔》,讲述了年关中家庭的破碎、变迁与整合。这两部片子都渗透出浓浓的上海味,要不是美丽的维多利亚海湾,我还以为又回到上海弄堂中的普通人家。而内景为主的喜剧模式、阶级的差异性更是因袭了好莱坞的screwball comedy的精妙之处。当然,借鉴之余,朱时麟也有民族化的创造。
 
因此,从这一视点考量,上海和香港成了同系文化的姊妹双城!
 
韦伟的表演很好,没有看过香港时代的韦伟,是不能反映出她的艺术全貌的。毕竟在大陆影片中,我们只能从《小城之春》《夜店》中略知一二。
 
最后,送给大家韦伟小姐的靓照——
 
观影日记:又见朱石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