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向荣:“中国”正式成为国家名称或国号始于中华民国

(2019-03-06 09:09:32)
标签:

“中国”

国名

民国

分类: 博主教育教学及校本课程集
刘向荣:“中国”正式成为国家名称或国号始于中华民国

作者:刘向荣(南京市宁海分校) 来源:头条@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https://www.toutiao.com/i6633697398273098253/

“中国”一词今天是我们国家的国号和国名(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已知,该名词至迟出现于我国西周初年,证据是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上的青铜铭文首次出现了“中国”一词,“何尊”上的铭文是这样的:“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其大意是周武王在攻克商的王都一带后,举行隆重仪式禀告上天:“我现在已经将中国作为自己的统治地,亲自治理那里的老百姓。”显然,此“中国”含义指的是国都,而非指国家。

尽管“中国”一词很早就出现了,但由城邑的国都发展为日后华夏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那是以后才出现的事情,饶有趣味的是在漫长上下五千年的古代中国,“中国”不是专属的国号,没有一个王朝以“中国”作为正式的国号或国家名称。古代中国如何称呼自己所在的国家呢?今天我们站在当代中国人的角度上,要么统称为“中国古代”和“古代中国”,要么是以“朝代”来称呼以往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中国”的,但统称不具体,以“朝代”来称呼其实有时是不准确的,比如今天的影视剧中称呼秦朝为“大秦”,称呼汉朝为“大汉”,称呼隋朝为“大隋”,称呼唐朝为“大唐”,称呼宋朝为“大宋”等等实际上都是不准确的。为何这些称呼不准确呢?让我们“回到历史”,且看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人是如何正式称呼自己所在的国家的。

“回到历史”,今天我们所称呼的秦朝,秦朝人自称自己的国家为“秦”,以此类推,汉朝时汉朝人自称自己的国家为“汉”,隋朝时隋朝人自称自己的国家为“隋”,唐朝时唐朝人自称自己的国家为“唐”,宋朝时宋朝人自称自己的国家为“宋”,也就是这些王朝的正式国号前并未有“大”字。“大”字加于朝代国号前开始于何时呢?让我们看这段史料。据明朝人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国号”条中这样记载:“国号上加大字,始于胡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夷尊称之词。”

      据此,朝代国号前面开始加一个“大”字在古代中国真正始于元朝。元朝时元朝人自称自己的国家为“大元”(忽必烈于1271年正式建立“大元”前,蒙古人还自称自己的国家为“蒙古帝国”),而元朝以前历朝历代的正式官方国号是没有加“大”字的,故不可能出现“大秦”、“大汉”、“大唐”和“大宋”这样的自我称呼。之所以出现这些称谓或许应该是当时朝代臣子的自我称呼,但更多的应该是外邦鉴于当时这些朝代的强大而为中国这些朝廷所加的尊称。

      除元朝官方在其国号前加了“大”字外,后来的明朝和清朝其官方正式国号也是加“大”字的,也就是明朝时明朝人自称自己的国家为“大明”,后来取代明朝的清朝也在清前面加一“大”字,清朝人也自称自己的国家为“大清”。由此看来,自元朝开始,中国实际上只有三个朝代官方在其正式国号前加了一个“大”字,即“大元”、“大明”和“大清”。据此,我们说影视剧中不加区别的在中国古代朝代国号前乱加“大”字显然是不准确的,因而也实为误导观众之举。

既然“中国”是今天我们对于我国古代各个王朝的统称,古代中国都以朝代作为正式的国号或国家名称(元明清正式国号前加“大”字),是否古代中国就仅仅以朝代称呼自己而没有自称为“中国”的朝代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据记载:以“中国”为非正式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早在《史记·大宛传》中就已出现,但此时“中国”还并非是汉朝这个国家的自称,真正自称“中国”的朝代始于元朝,当时元世祖忽必烈派往日本的使臣所持的国书自称元朝为“中国”,而将日本等周边国家称为“外夷”(当然,此时虽然自称为“中国”,但其正式国名仍为“大元”,此“中国”含义不过是“内中外夷”天下中心主义的华夷世界观的具体体现而已,明朝时期对外也使用过“中国”,但“中国”仍然不是正式国号和国名,至于清朝,从建立至顺治时仍然一直使用“大清国”称谓,直到康熙时才又出现“大清国”和“中国”都使用的状况。

“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第一次出现是在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时的事情了【当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打败沙俄双方于1689年签署《尼布楚条约》时,虽然签订该条约是清政府,但清政府在条约文本中正式使用的国名是与外国(沙俄)平行的国名“中国”,这是中华历史上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此“中国”概念超越先秦时期华夏族成周中原所在河洛地区所代表的“中国”、与周边“四方”蛮夷对称周天子居于京师(首都)所代表的“中国”,夏商周王朝直接统治区域代表的“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于中原建立王朝所代表的“中国”等地域“中国”(城中“中国”和天下中心“中国”)、政治“中国”和文化“中国”之含义,近乎等同于现在意义上的“中国”概念】,不过此时“大清”仍然是其正式国号。

究竟“中国”何时才正式成为专有国号或国家名称呢?时间节点应该是1912年。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20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封建帝制,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人开始自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华民国”,因“中华民国”简称“中国”,“中国”一词才第一次由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统称变为国家的正式名称,也就是说一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前,中国还不是我们国家正式的代名词,“中国”正式成为我们国家的国家名称始于中华民国。这种情况延续至1949年毛泽东领导建立的新中国,新中国的正式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于是“中国”作为正式的国家名称就更广泛而直接的称呼了。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其含义是不同的,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都有其具体而正式的国名或国号,“中国”是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统称,“中国”作为近现意义上民族国家之名和真正正式国家名称是从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后才正式开始的。

注:本文由“头条号@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作者原创,创作时间是2018年12月11日,现经过较大修改完善再发表于新浪博客推荐博主博客——“两宁两京的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或来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