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荣:由南京到北京,明朝实行“两京”制

标签:
明朝“两京”制 |
分类: 博主教育教学及校本课程集 |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08b8b8f2c3d4468b1cc729620151f2e
遗憾的是朱元璋的“分封制”为大明王朝埋下极大的隐患。1402年,朱元璋之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占南京,夺取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
然而,朱棣篡位“名不正言不顺”,遭时人世人诟病(大儒方孝儒仅仅不肯为朱棣效劳就被朱棣“株连十族”,其专制残暴令人发指)。而朱棣的老巢在北平,加之为防范退出中原地区的元朝蒙古残余势力,“身在曹营心在汉”朱棣遂决定迁都北方。
为了顺利完成迁都,住在南京明皇宫的朱棣,早已未雨绸缪,提前仿照当时的南京皇宫(即今天南京的明故宫)的宫殿建筑格局修建了他的新都,即由北平改名为北京的紫禁城(即今天的北京故宫)。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平(改名为北京)。
朱棣虽然迁都北京,但其父朱元璋建立大明的南京并未因此废除(不像清朝迁都北京后,把南京改名为江宁府),相反,朱棣将南京设置为“留都”并继续保留了六部等中央国家机构。自此,明朝名义上有两个首都即北京和南京。
由此观之,自明成祖朱棣开始,明朝实际实行的是名副其实的“两京制”,从此南京的“应天府”和北京的“顺天府”也就顺理成章的合称为“两京府”了。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5ac6a6598f9b44f0bd3d835f340140fe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79bb8ef16fb346689de86e41b1216310
尽管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明朝实行“两京”制,但是明代南京城仍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首都,而且终明一朝,南京也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著名的《南都繁会图》就见证了留都南京曾经的繁华和地位。
南京不仅在明朝地位独特,即便到清朝时期,在北京仍然为京师的情况之下,南京在南方乃至全国的地位仍然不可小觑,不同的是由东北迁都到北京的清朝此时将南京的名字改名为江宁了。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9e15f11ac2df4339b903c0990e847080
本文首发于“头条号@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后经过较大的修改重新发表于新浪博客推荐博主博客——“两宁两京的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或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