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第六期:湖南省博物馆
《国家宝藏》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自己对文博很感兴趣,因之这一节目不容错过,也推荐众友。
2018年1月14日,《国家宝藏》第六期为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推荐的三件国宝:《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辛追墓T形帛画》、《皿方罍》。
第一件:《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198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窑窑址,高19厘米,底径11厘米。以诗歌为饰是长沙窑装饰的重要特征,此壶以褐彩在流下腹部题写诗歌一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中国的酒壶到了唐代才有了壶嘴,称为“注子”。前世传奇由湖南籍著名主持人何炅主演何老板,想方设法把长沙窑瓷器发扬光大。今生故事由长沙窑收藏研究学者临安讲述,讲述长沙窑是一位文化使者,把大唐文化、中国制造的标签传向了世界各地。
![[转载]《国家宝藏》第六期:湖南省博物馆 [转载]《国家宝藏》第六期:湖南省博物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唐代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
第二件:《辛追墓T形帛画》。1972年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此画以毛笔绘制于丝帛之上,颜色富丽线条流畅。画作上部有日月有神灵有异兽,是当时人们对天国的一种想象;中部为人间,其中有一位拄杖而立的老妪被公认为是当时辛追墓主人的画像;下部则代表地下。它所展现的世界充满瑰丽的想象,为我们了解先人的精神追求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前世传奇由湖南籍著名歌唱家雷佳主演,最富特色的是其所演唱的《帛画魂》,为辛追而唱,歌声时而沉郁神秘,时而欢畅磅礴,用一种更“多情”的方式打开了辛追夫人美好期望的画卷,将故事演绎得更加牵动人心。今生故事由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建毛和湖南省博物馆教育员黄婷婷讲解。
![[转载]《国家宝藏》第六期:湖南省博物馆 [转载]《国家宝藏》第六期:湖南省博物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汉代
《辛追墓T形帛画》
第三件:皿方罍。1922年出土于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商代晚期铸造,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通高21.5厘米。该器形体高大、富丽堂皇,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称“方罍之王”。前世传奇由黄渤、王嘉主演,器身曾流落海外,身盖分离,一波三折,直到2014年6月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000万美元洽购器身。今生故事由湖南省博物馆文物保管部主任廖丹和长沙美术馆馆长谭国斌讲解。
![[转载]《国家宝藏》第六期:湖南省博物馆 [转载]《国家宝藏》第六期:湖南省博物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商代
皿方罍
湖南省博物馆的三件文物,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辛追墓T形帛画中的辛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西汉人的精神世界图像,让我们能了解华夏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的源泉,从这时起,我们的民族开始走出鬼神的束缚,拥抱自然;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使我们感受到唐朝人们热爱和享受生活的情趣,它们对人生的态度开始释然;皿方罍出生于一个崇敬祖先和鬼神的时代,体现了我们民族先祖敬畏自然的信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是我们这三件文物在古代中国对这句话所做的最好诠释。
我的更多文章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