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史墙盘的故事

(2018-03-29 09:33:50)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原文地址:史墙盘的故事作者:男式老榆头

    史墙盘,为西周恭王的史官,墙,所作的礼器 。器形宏大,制造精良。

    1976年12月5日,扶风县庄白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在距地表30厘米处发现了一个铜器窖藏,内藏青铜器103件!这批青铜器造型浑厚,纹饰精美,铭文内容丰富。现藏于陕西扶风周原文物管理所。

    庄白村位于法门镇西北5公里处,村内有著名的西周都邑宫殿遗址而闻名于世。村内因多次出土商周时期青铜器,享有“青铜器宝地”的美誉。

    盘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圈足。腹饰垂冠分尾长鸟纹,圈足饰窃曲纹,均用线条很细的云雷纹衬地,以显得清丽流畅。通体上下内外均见黑漆固紧裹,乌黑发亮,保存极好。

[转载]史墙盘的故事

[转载]史墙盘的故事

    内底铸有铭文18行,276字,又有重文5、合文三,总计284字。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时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甲微、烈祖、乙祖、亚祖祖辛、文考乙公,和做本盘者墙自身六代的事迹,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颇似《诗经》,措词工整华美,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四言句式,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文辞典雅高古,大多押韵,措词工整华美,堪称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容与文献记载可相印证,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史料。

    铭文字体为当时标准字体,字形整齐划一,均匀疏朗,笔画横竖转折自如,粗细一致,笔势流畅。有后世小篆笔意。《牆盘》年代久远,其中许多文字已无法辨认,留待研究金文学者探考。

   青铜盘是商周时重要而常见的铜器。据文献《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槃,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又说,“承盘者,承水器也”,这就说明盘是水器。商周时,贵族在祭祀和宴饮前都要行沃盥之礼,用匜往手上浇水,盘放在手下面承接洗过手的弃水,以昭显其清洁。考古中发现盘常常与匜搭配使用就是证明。

    从铭文可以看出,属于微氏家族的,有折器4件,丰器6件,墙器3件,器48件,共61件。有铭文的74件。

    折约当康、昭时期,为墙所述之第四代;

    丰约当昭、穆之时,为第五代;

    墙当共(恭)王时,为第六代;

      为第七代,当在共(恭)、懿之时。

    史墙盘上至丰折,下及于墙,共四代,相当于昭穆共懿时期。同坑出同一家族铜器如此之多,并有紧密联系而可资断代的,尚是首见。

[转载]史墙盘的故事

    釋文(据李学勤先生释文对照整理):曰古文王,初和於政,上帝降懿德大,匍有上下,受萬邦。圉武王,遹征四方,達殷,民永,不鞏狄虘,伐屍童。憲聖成王,右剛,用肇徹周邦。康王,兮尹。宖魯邵王,廣楚荊。隹南行。穆王,井帥宇誨。寧天子,天子文武長刺,天子無匄。祁上下,亟慕,吳亡臭。上帝司夒,尣保受天子令,厚福豐年,方亡不窋見。青幽高且,才霝處。武王既殷,史刺且乃來見武王,武王則令周公舍,於周卑處。乙且,匹氒辟,遠猷心子。明亞且且辛,毓子孫,多孷,角光,義其祀。文考乙公,,屯無誎,辳嗇戉隹辟。孝史,夙夜不窋,其日蔑。弗敢抯,對揚天子丕顯休令,用乍寶彜。刺且文考,弋受爾。福褱錄,黃耇彌生,龕事氒辟,其萬年永寶用。

[转载]史墙盘的故事

[转载]史墙盘的故事

[转载]史墙盘的故事

[转载]史墙盘的故事

[转载]史墙盘的故事

 [转载]史墙盘的故事

    中华鉴宝网给出的铭文释文为:曰古文王,初□(盭)龢于政,上帝降□(懿)德大□(屏),匍(抚)有上下。□(会)受万邦,□圉武王,□(遹)征□(四)方,达殷□(畯)民,永不巩(丕恐)狄虘,□(微)伐尸(夷)童,□(宪)圣成王,□(左)右□(绶)□刚鲧,用□□(肇彻)周邦,□□(渊哲)康王,□(□、勔)尹意强(亿疆),□(宏)鲁卲(昭)王,广□楚□(荆),隹寏(唯焕)南行,□□(祇景)穆王,井(型)帅宇诲(于谋),□寍(申宁)天子,天子□□(恪赞)文武长剌(烈),天子□无匃(害),□□(褰?)上下,□(亟)□□慕(宣谟),昊□(照)亡□(斁),上帝司□(扰)尢保,受(授)天子□令(绾命),□(厚)福、丰年,方□(蛮)亡不□见,青幽高且才□霝(祖在微灵)处,□(雩)武王既□殷,□(微)史剌且(烈祖乃)乃来见武王,武王□(则)令周公舍□(舍宇)于周,卑(俾)处□,叀(惟)乙且(祖)逨匹氒(厥)辟,远猷□(腹)心,子□□朙(兹纳粦明),亚且且(祖祖)辛,□毓(育)子孙,□□(繁福)多□(厘),□(齐)角□(炽)光,义□□(宜其禋)祀,害屖(胡遟)文考乙公,□□□屯(遽爽得纯)无□,农啬(穑)戉□(越历),隹(唯)辟孝□(友),史□□(墙夙)夜不□(坠),□(其)日蔑□(历),□(墙)弗□□(敢沮),对□(扬)天子不(丕)显休令(命),用乍(作)宝□(尊)彝,剌且(烈祖)、文考,弋□受□(式贮授墙)尔□(□)福,褱□(怀福)彔(禄)、黄耈、弥生,□(堪)事氒(厥)辟,□(其)万年永宝用。

   

    那天中午,村民们在田间农作,架子车停靠在村南的坡地上,坚硬的土壤里似乎隐藏着某种神秘的迹象。

  蓦然间,村民挥舞的铁铲砸中埋藏在地表下的硬物。他们扔下铲子,用手扒开土层。出于预料的事情发生了,村民们居然从农田里扒出了青铜器的一角。

    庄白一号窖藏埋藏较浅,器物堆放无序,处理得异常草率。似乎三千年前的埋藏者仓皇出逃,由于器物较多,体大量重,不便携带,因而被草草埋在地下。

    墙的烈祖,这位微氏家族的先人,其获罪的真实原因。一切要从这个家族的姓氏说起。

  破解谜团的关键在于墙盘铭文中这个“微”字的识别。

  考据工作依然围绕着青铜器及其铭文展开。另一个用以确定微氏家族族源的显要证据,出现在窖藏出土的另一尊青铜器——商尊上。商尊铸造于西周初年,青铜器的器主——商,显然是墙的先祖,他比墙更了解自己家族的根源。在商尊的铭文中,专家们发现了一个“帝”字。

  原来,墙的烈祖因其身为殷商的旧臣,在殷商破国之后。他戴着枷铐,步步跪行来到武王面前,希望免于一死。在那个王朝更迭的年代,恐怕他的命运不容乐观。

    武王灭商之后,微氏烈祖来到周原,跪见武王。面对投诚的殷商旧臣,武王不知所措。他广泛征求臣子们的意见。武王重臣姜尚当即上朝觐见武王。姜尚坚决表示:“我以前听说过爱屋及乌的故事。如果相反,人不值一爱,那么村落里的篱笆、家畜也不必保留。”姜尚的意思是把殷商的旧臣统统杀掉,永不留后患。

  武王虽然当即屏退姜尚,不置一言。但是他深知姜尚的激烈言辞,在朝野间广泛流传。

  一场血腥屠杀即将展开,灭门之灾降临到微氏家族的头顶。

  如今生活在周原的农民们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并不关心地底下埋藏的故事,虽然他们可能就是那些窖藏主人的后裔。

  考古队员在清理庄白一号窖藏的过程中,逐渐对窖藏的拥有者——微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个家族历经数代,从投诚武王的烈祖,到墙盘的主人,之后还有墙的后裔等等。从窖藏的铜器来判断,微氏家族并没有遭受灭门之灾。

  这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微氏家族除了窖藏之外,是否还有其它的遗存。

  于是考古队员在庄白村附近展开了一系列的勘探与挖掘。果然,在窖藏往北200米处,发现有一个大灰坑,其中出土大量西周的板瓦。这显然是大型建筑遗址的迹象。

  专家们将考古实例逐一与铭文对应。如果在庄白村附近有大型建筑遗址,那里会不会就是那个布满文字的墙盘中,提及的“周俾”这个地方。

  排列整齐的石基柱印证了墙盘铭文的记载。由于周武王的恩典,使得微氏家族能够在周原地区建造自己的住宅。

  从现在的考古证据看来,墙的烈祖,这位殷商的旧臣,并没有被处死。他有幸保全了性命,甚至家人也受到恩庇,得以在周原繁衍生息。但是他怎么逃脱灭顶之灾的呢?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幕后的故事。

  就在武王听从姜尚的主张,力主杀戮之际,周公旦上朝进谏。

  周公旦说:“让殷人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安居,耕种原来的土地。争取殷人当中有才能有贤德的人,让他们为新的周王朝效力。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治理国家,才能真正得到民众的拥护。”

  武王沉默不语,但他似乎更为赞同周公旦的意见。

  那么,微氏烈祖究竟有什么才能,引起了周公旦的兴趣?我们从墙盘可以得知,墙是西周的世袭史官。说明微氏家族历代都是以史官为职。

  在商周时期,史官不是普通人可以担当的。国之大事,在祭与戎。史官不仅仅是修史,更肩负着祭祀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他还是巫师的化身。所以这项技能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而是世袭的。史官也就有了别人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或许是烈祖得以在新的王朝,谋得自己职务的第一个原因。

  所以,武王不但没有杀投诚的殷商旧臣,还将周公在周原的采邑赏赐给他,让他住在岐周。

  正是由于周公旦的仁义贤德,以一种广纳贤士的胸怀对待殷商旧臣,才使得微氏烈祖的命运出现转机。武王亲自给烈祖解了枷铐,于是微氏家族得以在周原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