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道德经》各章和结构解读的比较研究(43)

(2017-11-20 16:18:07)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关于第四十三章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王解: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进入左右世上最坚硬强固的东西。无形的东西,能够进入细密无空隙的东西。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无为的作用和好处,不说话不立言的作用与好处,真是别的一切实有的东西难以比拟的呀。

译英:Water overcomes the stone; Without substance it requires no opening; This is the benefit of taking no action. Yet benefit without action, And experience without abstraction, Are practiced by very few. 水胜于石;它没有坚硬的质地也不需要开放;这是不采取行动的好处。然而没有行动的好处,和没有抽象的经验,很少人能够实行。

丘曰:外国人的思维与国人的确不同,英译离得稍远了。但王解也只是讲老子有一种理念,叫做以弱胜强,以虚胜实,以无胜有,以智胜力,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这种理念有效,不涉及本章的地位问题。联系上章来看,说过了“强梁者不得其死”,本章回到了统治者需无为而治的论题,上善若水的论题。我认为“无有入无间”是对前一句的补足,是说明为什么至柔可以驰骋至坚,就是用一种没有实体的形式进入似乎没有空隙的实体之中,通过影响引导其发生符合规律的变化。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