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道德经》各章和结构解读的比较研究(4)

(2017-11-20 15:53:23)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关于第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王解:道虽然空无所有,却怎么用也用不完,它的深远如同万物的起源与归宿。要磨掉它的锋芒,解除它的排他性,调整它的亮度使之柔和一些,与尘世的东西靠近。它似有似无。我们不知道大道是由什么产生出来的,反正它的出现比上帝的出现还要靠前。

译英:The Way is a limitless vessel; Used by the self, it is not filled by the world; It cannot be cut, knotted, dimmed or stilled; Its depths are hidden, ubiquitous and eternal; I don't know where it comes from; It comes before nature.  道是一个无限的容器;由其本身发挥,不必由世界填充;它不可能被砍、打结、暗淡或者静止;它深不可测、无处不在、无穷无尽;我不知它来自何处,它在自然之前就到来了。

丘曰:王解认为本章讲道的品格(王解P047)。从文字理解上来说,王解第二句还有一些问题,把“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作为独立句,还加上一个主观愿望的“要”字,“湛兮似或存”则说成“它似有似无”的判断。其实这应该是一个整体的判断,是“你就是……,它还是……”。即“你就是挫掉其尖锋、解开其纠结、柔和其光芒、混其于尘土,它似乎还是深厚地存在着。”这一章承接第三章继续谈论道的概念,描述道的特性。道似乎是空虚的、无从把握的,但它却是无处不在的、无穷无尽的、不可磨灭的,先于上帝的。也就道的普遍性、抽象性和第一性。这里体现了第一章讲的研究方法,不可能用现有的概念来定义道,但又只能用现有的概念来近似地描述道。

如果可以这样理解,一到四章的结构就是:研究道的方法。道的概念是相对的,圣人之道只宜无为不言,圣人之道在于社会和谐,道无所不在而且是先验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