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为“农民工”正名

(2017-11-02 16:34:12)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育问题及研究资料
 

    近些年来,农民工的问题愈加突出,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种报刊媒体也在频频关注农民工的问题。其实,对于农民工的问题,只有釜底抽薪,而不是扬汤止沸,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首先,我们看看从“盲流”到农民工的发展历程。在极左路线时期,社会曾经把未经组织批准而擅自流入城市的农民,叫做“盲流”。“盲流”的字面意义是盲目流动,但实际上是具有相当贬义的一个词汇,意味着一个人不务正业,扰乱社会秩序。因此,所谓盲流一旦被治安人员抓住,就会被遣返回乡。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涌进城市打工,客观上不仅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而且也出现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如子女上学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进城打工的农民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于是“农民工”这个词汇就开始不断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其次,我们必须为“农民工”正名。孔老夫子就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把进城打工的农民叫做“农民工”,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好像没有别的称呼可以来概括这些所谓的“农民工”。但是,人们也许没有想到,称呼“农民工”,客观上是否存在着身份歧视呢?我们不妨设想:在城市同一个企业里工作,具有城镇户口的员工叫工人,而来自农村的员工叫农民工,这从根本上不符合由传统的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发展趋向。这和过去极左路线时期查三代在本质上是极其相似的。因此,以笔者愚见,既然农民已经进城打工,那么在其打工的时间里,就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工人,而不是什么“农民工”。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在农村里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来说,我们应该称呼他们为农业工人;如果他们进城打工,就可以称呼他们为工业工人或者产业工人。“农民工”只能是特殊历史时期一个特殊的历史产物。我国要实现现代化,从根本上来说,一方面必须彻底把传统的农民提升和转化为新型的农业工人;另一方面,必须把“农民工”转化为城市所需要的现代工人。

    让我们尊重那些所谓的“农民工”吧,不要带着身份歧视的有色眼镜,去看待我们进城打工的农民兄弟。谁如果歧视农民工,那么最简单的一个方法,那就是往上数三代,看看你的爷爷辈是不是农民。工人和农民,农村和城市本来就是血肉相连,生死相依。时至今日我们如果还有歧视农民的思想,无疑从骨子里多少有些数典忘祖的嫌疑。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