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2)班 陶星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家庭衣食住行的变化
(2016-06-01 17:06:54)
标签:
改革开放以来我家庭衣食住行的变化 |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
初二(2)班
陶星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家庭衣食住行的变化
作者:南京宁海分校 初二(2)班 陶星源 来源:两宁两京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5e6900102xqeg.html
一直以来我对长辈们小时候曾经的生活环境、曾经历过的日子不是太了解,最近我采访了家里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对他们在改革开放前后的衣食住行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通过比较两个时间段长辈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我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如今的幸福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其次是饮食方面。爷爷奶奶向我讲述了他们年轻时基本都没有白米饭吃,一般都是靠山芋和玉米填饱肚子。在三年自然灾害时,老家还曾饿死了人,使我震惊万分。而爸爸对小时候的饮食也记忆犹新。那时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兄妹三人总因为没有什么荤菜下饭,所以感觉每天怎么都吃不饱;有时因为菜吃光了,大家都去抢一碗用开水冲酱油做成的“神仙汤”,更别提过年才能吃到的饺子,至于从没真正见过的菠萝、芒果、荔枝等水果只能在书上看到。妈妈给我讲了她小时候跟外婆带着各种“票证”去菜场买菜的故事,因为排队人多,外婆把“肉票”和钱放在妈妈口袋里,让她帮忙排队,外婆自己先去用“豆腐票”买豆腐,等她回到肉摊前,却发现妈妈因为贪玩把“肉票”和钱弄丢了,正吓得哇哇大哭。于是,那个月,妈妈一家便没有肉吃了。听到这里,我不禁对那个买什么都要用“票”的时代,惊奇万分。而如今,菜场里的各种蔬菜、瓜果、鱼肉应有尽有,我们每天都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食物,甚至出现了不少营养过剩的肥胖症人群。
再次是居住条件。爷爷奶奶他们小时候住过黄泥和稻草垒起来的房子,一到下雨天就到处漏雨,他们那时候对居住的梦想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改革开放后,他们才在老家盖起来了三间瓦房,再后来又建起了三层小洋楼。而妈妈从小是住在外公单位集体宿舍的筒子楼里,一家只有个不大的房间,既是卧室、又是客厅和餐厅,全楼道的住户公用一个卫生间和厨房。长辈们总是说,他们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现在可以住在现代化的小区里,每家每户都有几室几厅,空调、电视、冰箱、电脑、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有的人甚至住进了独门独院的别墅。
最后是出行方面。爷爷奶奶说他们以前从老家去县城,基本都是靠步行,为了进一趟城要走几个小时的路程。而那时候的路都是土路,又窄又不平整,一刮风经常吹的人一脸灰。后来村里有了拖拉机,他们进城终于可以不用走路,但是每次坐到城里都会颠得全身快散了架。而爸爸妈妈小时候上学已经有了自行车,再不用两条腿走路,但是依然没怎么坐过汽车,更是从来没有奢想过火车和飞机。那时候每个城镇的汽车站之间一天只有几班公共汽车,但对于那时候家里每月几十元收入的父母来说,车票价格不便宜,于是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坐过汽车,假期里去远一点的亲戚家都是骑车,过年能在周边走亲访友已经很开心了,更别提外出旅游了。而现在,我们江苏已经每个县城都通了高速公路,几乎每家都有了轿车,假期里大家都会自驾游出行。每到寒暑假,我还会和父母坐火车或者乘飞机去外地和国外旅游,我7岁就乘飞机去香港澳门游玩,而我老爸27岁才因为出公差平生第一次坐飞机。今年暑假我还要乘坐国际邮轮去国外度假,这些都是我父母在小时候从未奢望过的。
以上这些充分说明了,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各种物资和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变得越来越好,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提到这些,长辈们总是感慨万千地说这些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才如此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才如此安居乐业、幸福和美。而我就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为祖国更加的繁荣昌盛做出积极贡献的信念,因为只有国富,民才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