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2016-03-10 15:05:14)
标签:

转载

分类: 网上旅游资料
原文地址:故宫之文渊阁作者:daduzuofu

故宫之文渊阁

 

   古代中国人的藏书馆,一般都建在水边。因为,书籍最怕火,放到水边,理论上是最安全的,皇家也因循这个传统。紫禁城的藏书楼——文渊阁,就矗立在一汪清池旁边。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以前的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文渊阁位于北京市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坐北面南, 外观为上下两层,腰檐之处设有暗层,面阔6间,西尽间设楼梯连通上下。两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简洁素雅。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文渊阁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喻意黑色主水,以水压火,以保藏书楼的安全。带着民间血统的文渊阁,在故宫里显得有些另类。屋顶是黑色的琉璃瓦,似乎不合代表皇帝的黄色,但黑在五行里代表水,印合文渊以水喻文的意义。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文渊阁的前廊设回纹栏杆,檐下倒挂楣子,加之绿色檐柱,清新悦目的苏式彩画,更具园林建筑风格。阁前凿一方池,引金水河流入,池上架一石桥,石桥和池子四周栏板都雕有水生动物图案,灵秀精美。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阁后湖石堆砌成山,势如屏障,其间植以松柏,历时二百余年,苍劲挺拔,郁郁葱葱。阁的东侧建有一座碑亭,盔顶黄琉璃瓦,造型独特。亭内立石碑一通,正面镌刻有乾隆皇帝撰写的《文渊阁记》,背面刻有文渊阁赐宴御制诗。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文渊阁,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属于清宫藏书楼,乾隆三十八年(1773)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命于文华殿后规度适宜方位,创建文渊阁,用于专贮《四库全书》。乾隆四十年(1775),文渊阁正式动工,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文渊阁,它的名字本身就有远离火灾的含义,文渊阁之名始于明代,其阁亦始建于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始创宫殿于南京,即于奉天门之东建文渊阁,尽贮古今载籍”。此即文渊阁建阁之始。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后小门)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文渊阁东边的矮墙)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模型,后面是文渊阁)

 

   明成祖迁都北京,仿南京已有规制营建北京宫殿,北京宫中的文渊阁随之建成。诚如明宣宗所言:“太宗皇帝肇建北京,亦开阁于东庑之南,为屋凡若干楹,高亢明爽,清严邃密,仍榜曰文渊。”可见,有明一代曾在营建南京宫殿以及北京宫殿的同时,先后于南京故宫和北京宫中建造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文渊阁的功用早期主要在于藏书、编书。著名的大类书《永乐大典》,即在南京宫中文渊阁开馆编纂。正统十四年(1449),南京明故宫发生火灾,文渊阁及其所余书籍皆付之一炬。北京皇宫的文渊阁也随着明王朝的灭亡,在明末战火中被毁。漫长历史中,文渊阁还是无法躲避大火的洗劫,付之一炬。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永乐大典页面)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阁内对联)

 

   浙江宁波的“天一阁”,是江南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不仅藏书多达七万卷,建筑形制和书橱款式也颇有特点。于是,江南情结浓厚的乾隆皇帝,便仿造“天一阁”,在紫禁城里,修建他自己的图书馆。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紫禁城的惯例,建筑面宽开间多为奇数,而文渊阁面宽六间。紫禁城建筑外墙多为红墙,而这里是灰色,廊柱和窗栏为绿色。建筑内部的油漆彩画,也以“河马负书”和“翰墨卷帙”为主题,在一片金碧辉煌中,卓然不群。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皇家的建筑师,曾经面临这样一个难题:面宽六间的房子,皇帝在这里读书,他的宝座应该安放在哪里呢?在这里,建筑师使用了一个小小的障眼法。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楼梯在不显眼的位置,占据了一部分空间,剩余的五间再次成为奇数,皇帝还是可以位居正中,享受坐拥书城的快感,动用国家力量编修的《四库全书》三万六千册,存放在这里。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文渊阁,是皇帝一个人的图书馆。皇帝喜欢在这里和大臣谈经论道,受到赏识的官员,也会得到允许,在这里翻上几天书,真正能享用这些书的人,寥寥可数。清朝的重臣曾国藩,在受到重用之前,有四年时间,一直在文渊阁做皇家图书馆馆长助理,想必皇家图书的浩瀚,让他一生受益匪浅吧。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文渊阁,在中国各地还有六个兄弟,模样长得大致相同,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文源、文津、文溯、文汇、文澜、文宗,全都与水有关。《四库全书》被抄成六份,分别储藏在这些兄弟图书馆中,中国公共图书馆的雏形,就这样慢慢开始形成了。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转载]故宫之文渊阁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