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2)班 胡敬宇 谭泽:我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2015-12-25 16:45:38)
标签:
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
初二(2)班 胡敬宇 谭泽:我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作者:南京宁海分校 初二(2)班 胡敬宇 谭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5e6900102x6ko.html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该运动在中日甲午海战中,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告终。
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那个背景下,整个中国都是人心惶惶。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强兵富国,在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些较为开明的大臣们组成了“洋务派”。以中央的恭亲王奕忻为代表,以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的活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些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与此同时,洋务派还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京师同文馆就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这些措施,是人们对于西方的先进技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只可惜这一次的运动却失败了。因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最终宣告破产了。原因是没有触动清朝的封建制度。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他们选择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些表面上的东西,而没有学习本质上的东西,例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因此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以至于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最终破产了。
但洋务运动也有积极的一面。这次的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这些都是洋务运动带来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洋务运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用多方面的角度来评论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