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2015-11-20 16:44:45)
标签:

转载

分类: 网上旅游资料

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

——从淮安到北京

◇清苦老财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1 江苏宿迁。骆马湖里林立的挖沙船,挖出来的沙子经由运河运到经济发达地区,为那里的建设添砖加瓦去了。可是,挖沙毁坏了运河航道,影响了运河的通航,真不知道孰是孰非。

 

十三、码头镇

 

电视片《话说运河》中有一集介绍洪泽湖大堤,主持人站在青石条铺成的大堤上的画面鼓舞着我来到码头镇。资料说,洪泽湖大堤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迄洪泽县蒋坝镇,全长67公里,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至明万历年间才基本建成。而大堤铺石堤面则历经明清两代171年完成。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2 江苏码头镇。洪泽湖大堤。我在码头镇的村头发现了两块石碑,一块上书“洪泽湖大堤起点”,一块据说是乾隆碑的复制品,碑文介绍大堤的铺石情况。我沿着大堤一路走到和平镇,大堤的铺石都是不规则毛石,没有找到电视片中介绍的条形青石。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3 江苏码头镇。原本叫做安澜码头镇的,早在明朝就有皇帝南巡驻跸此处。这里是韩信故里,这个青砖券门上的题额就是“韩侯故里”,透过券门可见一亭子,那就是明朝皇帝登岸的御码头。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4 江苏码头镇。号称千年古镇的码头,几乎没有古老建筑了,当地政  府似乎也想搭乘运河申遗的班车包装一下,可是连青灰砖面都没处贴。当然,百姓们的日子仍然是那样的安逸,这老哥虽然开了个商店,可是大中午的在店里睡午觉。

 

十四、窑湾镇

窑湾镇在骆马湖北岸的运河之畔。昔日运河鼎盛之时,“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有“苏北小上海”之称。

窑湾镇行政区划属江苏省新沂市,实际上地处新沂、邳州、睢宁、宿豫四县市交界,号称“鸡鸣闻四县”。在现如今的经济发展大潮中,大凡地处行政区划交界的地方经济都不怎么发达的。但是,窑湾人民不甘寂寞,要“打造运河畔第一古镇”、“建设国家级4A旅游区”。我有幸赶上了这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5 江苏窑湾镇。这是在骆马湖西岸一个叫做曹甸的小村子遇到的年轻人。小伙子的经营挖沙生意,主动要我给他照相:“够酷吧?”真的很酷。小伙子的口音已经是明显的北方话了,听上去很像山东话。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6 江苏窑湾镇。窑湾人民不甘寂寞,要“打造运河畔第一古镇”、“建设国家级 4A旅游区”。我有幸赶上了这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运河沿岸不少古镇都在包装翻修,窑湾镇是其中动作最大的。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7 江苏窑湾镇。临街老屋房顶的青瓦被揭下来,等老屋落价重修后在铺上去。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8 江苏窑湾镇。前来实习的美术学校的学生,又测又量、又写又画,忙得不亦乐乎。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9 江苏窑湾镇。居民门也盼望着翻修后的古镇能够招徕熙熙攘攘的游客,虽然眼下有些不方便,但是总会挺过去的。

 

十五、徐州

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两汉文化”,所以,纵使大运河穿城而过,徐州人也没拿它当回事。徐州,是沿运河一路走下来,最没有运河文化的地方。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10 江苏徐州。大运河傍城而过,河面上船只往来。比运河更加繁忙的是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

 

十六、南阳镇

南阳与夏镇、镇江、扬州并称运河四大古镇。微山湖的拦湖大坝修建以后,拦湖坝以北的湖面水位升高,南阳镇就成了水中的名副其实的南阳岛了。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11 山东南阳。进入南阳要坐船,从鲁桥方向过来的话,要穿越京杭运河的河道,可以遇到运河船队。这是我乘坐小船的船夫,远处是运河船队。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12 山东南阳。由于远离陆地,交通不便,古镇保留了一些古迹,临街的老房子还保留不少。岛上的风俗还跟运河有关,比如镇子上的竹子加工的行当,就是应当运河留下来的古风。山东这一带并不生长竹子,可是镇上却有好几家竹子加工铺子,编竹器、制竹篙。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12 山东南阳。南阳镇下辖八十多个小岛,这个大岛是一个商业中心,老沿街商铺林立,商铺里买一些渔民必须的用具,还有岛上的特产。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13 山东南阳。手摇橹船是湖区的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14  山东南阳。这位老人今年82岁了,抗战期间当过中央军。后来学了一门修灯的手艺,为往来运河的船只修理汽灯。他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只伴随他40多年的汽灯。看了我给他拍的照片后连声说:“不孬,不孬”。

 

十七、临清

 

从淮安到临清这一段的运河是元朝修凿的,通常又叫会通河。这样就把隋朝修凿人字形运河截弯取直了,这才形成现今这样的京杭大运河。济宁以北的大运河已经不通航了,但在漕运鼎盛时期,济宁到临清之间形成了不少的繁华重镇,比如南旺、张秋、七集等等。

 

临清现在是一个县级市。临清早在西汉初年就设县制,明清时期运河漕运的鼎盛时期升格为州制,漕运衰落后又恢复县制。像这样一个地方的繁荣与衰落与大运河的繁荣兴衰如此紧密相连,除临清之外莫非还有第二家?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14  山东临清。临清有很多与运河有关的遗迹,这是运河钞关。所谓钞关,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监管漕运税收的机构。资料说:“临清钞关税收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万历年间税收占全国税收近四分之一。”

钞关,也叫榷关。据说,在淮安板闸镇还有榷关遗址,那天从河下古镇到淮安的途中,还试图沿着运河大堤找一找,结果运河大堤上有工程建设,大堤上的路被阻断了,没有找到。或许那个工程没准就是榷关的修复工程呢。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15  山东临清。鳌头矶。 矶者,水边突出石山也。鳌头矶就是临清市区内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交汇处突出的一块石坝,形似鳌头。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16  山东临清。建于明代的清真寺保存完好,二门门楼上挂有一块落款“中华民国一十九年九月毛泽东”的“清真寺”匾额,不知道有什么来历。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17  山东临清。临清舍利塔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扬州的文峰塔并称为“运河四大名塔”

 

十八、通州

元代修通的京杭大运河,北京城内到通州一段叫做通惠河,那时候船只可以直抵北京城内的积水潭。明朝永乐帝的时候,运河船就不能进城了,只到东便门外的大通桥。再后来,通州建了船闸和石坝,运河船就只到通州或者通州东南的张家湾镇。漕粮在通州转船后分拨到城内的粮仓。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18 北京通州。古运河畔的燃灯塔,是“运河四大名塔”之一。昔日运河中过往的漕船远远就能望到,看见然灯塔就知道快到京城了。“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由此燃灯塔也成了大运河北端的标志。

还记得大运河南端的标志吗?杭州的拱辰桥。这一塔一桥,南北呼应,相隔1800公里。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19北京通州。燃灯塔旁是三教庙,是儒教文庙、道家紫清宫、佛家佑胜教寺结合在一起的寺庙。这是“紫清宫”,一座很小的道教宫观,院内一株古槐。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20北京通州。八里桥,又叫永通桥,横跨在通惠河上,扼京东咽喉要道。八里桥为三孔联拱实心栏板石桥,中孔高于其他两孔,方便漕运船只通行。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图21北京通州。八里桥与朝宗桥和卢沟桥一起并称北京三大古桥。桥头镇水兽和石狮子的雕刻都非常精美。

 

十九、张家湾镇

张家湾在通州东南十里,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以至于张家湾和通州城区几乎连在一起了。其实,张家湾也是名副其实的运河古镇。北京城里来的通惠河在这里连接北运河,明代以后运河船大都到此集散,张家湾便成了运河水运的实际终点。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22 北京张家湾镇。运河的繁华已去,只留下古桥、古城在落日余晖中孤寂的身影。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图23 北京张家湾镇。通运桥。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24 北京张家湾镇。通运桥的护栏和石狮子。

 

 

二十、北京

凑个数吧。我在北京生活30多年,即使只说运河,也有太多可说。北京城光跟运河有关系的还在使用的地名就数不清,比如沙滩附近的银闸胡同,在比如北京站附近的船板胡同,还有海运仓、南新仓。


[转载]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四)
图25 北京。南新仓。北京朝阳门内过去有很多漕运粮仓,但几乎都毁了,只剩下南新仓了。现在的南新仓是一个时尚之地,在高楼大厦的环抱之中,600年的老粮仓内灯红酒绿,说不出的味道。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