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两宁两京
两宁两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861
  • 关注人气:2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帖:中华上下五千年古都全录

(2015-06-29 10:23:38)
标签:

古都

洛阳

附件

七大古都

开封

分类: 网上旅游资料
转帖:中华上下五千年古都全录

来源:地球未解之谜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bbs.cssn.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5332

  古都指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

朝 歌

    《水经注》九卷曰:山海经有朝歌之山,当是以此得名。为中国商朝四代帝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两朝故都。在商纣王时代,中国首都朝歌非常繁华,历史记载“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武王代纣,纣王于牧野兵败后,兵撤鹿台而亡。武王克商后,兵抵朝歌,迁九鼎于朝歌。


鎬 京

    在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是西周时代的首都,又称西都、宗周,周武王即位后,由丰迁都镐京,《诗·大雅·文王有声》篇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咸 阳

    位于陜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


长 安

    盛唐长安,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汉长安城的2.4倍,隋唐洛阳城的1.8倍,元大都的1.7倍,明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达的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世界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


洛 阳

    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十三朝古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城市。道学、儒学、佛学、理学或渊源于此,或首传于此,或光大于此。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洛阳自古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


建 康

    勾践灭吴后,创南京城垣史。楚威王大败越国,石头山筑城置金陵邑。三国鼎立之初,吳建國,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司马睿建东晉,以建康为国都。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为“南京”。


敦 煌

    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东 京

    东京开封古称汴京,历史上曾有魏、梁、晋、汉、周、宋、金等七个王朝建都于此,史称七朝古都。再加上西汉时的梁国、后宋和明朝(今则以夏朝、大齐和后宋),又称十朝古都。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开封城建立了北宋,历经9帝168年,是开封历史上最为辉煌耀眼的时期,经济繁荣,富甲天下,人口过百万,风景旖旎,城郭气势恢弘,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开封。


临 安

    从酒楼、茶馆伎艺人指下口中传来的作乐声,市民的欢笑声,丝竹管弦之调,畅怀痛饮之音,传入深宫,传到仁宗的耳畔。仁宗不禁问宫人:这是何处作乐?当宫人告诉他说这是民间酒楼作乐,仁宗不由感叹起自己在宫中冷冷清清,羡慕起高墙外面的夜市生活来了……皇帝都羡慕那时古都夜生活,可想之繁华。


北 京

    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蓟、幽州、幽都(唐代)、南京(五代)、燕山(北宋)、中都、大兴(金代)、大都、汗八里、北平(明洪武元年)、北京(明永乐元年)、京师(明永乐十八年)。此外还有:蓟城、燕都、燕京、京城、汗城、宛平、长安、春明、日下、帝京、京邑、京国、京华等。



八大古都积年:

    “中国古都”是指由中国古都学会通过并经国内史学家承认的古代都城。中国八大古都包括洛阳、西安、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八个城市,其中西安、洛阳、南京和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

1. 西安

  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 计256年
  秦:前350年-前207年 计143年,秦前350年迁咸阳
  西汉:前202年-9年 计211年
  新:9-23年 计14年
  汉更始帝:24-25年 计1年
  东汉:190-195年 计5年
  西晋:304-306年 计2年
  313-316年 计3年
  前赵:319-328年 计9年
  前秦:351-385年 计34年
  后秦:386-416年 计31年
  西魏:534-556年 计22年
  北周:557-581年 计24年
  隋:581-619年 计以长安为都23年,以洛阳为都15年
  唐:618-907年,以长安为都223年,以洛阳为都56年(含武周15年),另10年避难或巡幸于两京之外。
  合计:1001年

2. 洛阳

  夏:前1938-前1857年 81年
  前1589-前1558年 31年
  商:前1558-1527年 商初都西亳,计31年
  西周:前1020-前771年 计249年
  东周:前771-前256年 计515年
  西汉:前202年 计1年
  汉更始帝:23-24年 计1年
  东汉:25-190年 计165年
  曹魏:221-265年 计45年
  西晋:265-311年 计46年
  北魏:493-534年 计41年
  隋:604-619年 计15年
  王郑:619-621年 计2年
  唐:618-907年 以洛阳为都56年(含武周15年),以长安为都223年,另10年避难或巡幸于两京之外。
  大燕: 756-757年 759-762年 计4年
  后梁:909-913年 计4年
  后唐:923-936年 计13年
  后晋:936-937年 计1年
  中华民国:1932年 计1年
  合计:1302年

3. 北京

  燕:177年,前403-前226年
  前燕:7年 350-357年
  金:60年,1152-1160年,1162-1214年
  明:223年,1421-1644年
  清:268年,1644-1912年
  中华民国:17年,1912-1928年
  元:97年,1271-136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合计:920年以上

4. 开封

  夏:前1847-前1622年 帝杼至帝扃,计225年
  战国魏:前364-前225年 计139年
  后梁:907-909年 913-923年 计12年
  后晋:937-947年 计10年
  后汉:947-951年 计4年
  后周:951-960年 计9年
  北宋:960-1127年 计167年
  大齐:1232-1237年 计5年
  金:1161年,1214-1234年 计20年
  韩宋:1358-1359年 计1年
  合计:592年

5. 南京

  东吴:229-280年 49年 265-267年迁都武昌2年。
  东晋:317-420年 103年
  南朝:420-589年 167年 552-554年迁都江陵2年。
  南唐:937-976年 39年
  南宋:1129-1138年 9年
  明:1368-1421年 53年
  南明:1644-1645年 1年
  天国:1853-1864年 11年
  中华民国:1927-1937,1946-1949年 计13年
  合计:445年

6.杭州

  吴越:907-978 ,71年
  南宋:1138-1276年 计138年
  合计:209年

7.安阳

  夏: 前1622-前1589年,帝胤甲至帝发,计33年
  中商:帝河亶甲之相都。30年
  晚商:前1300-前1027年 计273年
  后赵:335-350年 计15年
  冉魏:350-352年 计2年
  前燕:357-370年 计13年
  东魏:534-550年 计16年
  北齐:550-577年,计27年
  合计:409年

8.郑州

  夏初:前1969-前1957年 12年
  前1954-1938年 16年
  帝禹及帝启,凡28年
  早商:前1527-前1377年 亳都,150年
  中商:前1377-前1347年 隞都,30年
  郑:前403-前375年,计28年
  韩:前375-前230年,计145年
  合计:381年


http://103.247.176.19:8080/forum/201506/26/083145c15hc77f6cuxubcb.jpg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1.46 KB)
人文社区相关链接:

六朝古都被谁抛弃 中国十大名城衰落之谜

中国七大古都专题系列之西安

中国七大古都专题系列之开封

中国七大古都专题系列之洛阳

中国七大古都专题系列之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