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2015-06-26 15:34:07)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育问题及研究资料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意思是说: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周期,而不能像工业一样批量生产,迅速出炉。常识告诉我们:站在一棵幼苗面前,可以看出它旺盛的长势,却感觉不到它的成长,只有隔一段时间才会发现它的变化;另外,农业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农田里的秧苗只有通过培土、浇水、施肥、除草等一系列劳作,才能茁壮成长直至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些都说明,秧苗虽小,但也有它自己的成长规律和季节,是不能被随意打乱的。如果为了追求速度而“拔苗助长”,那么不但会破坏它的生长周期,影响果实的成熟,甚至到最后颗粒无收。这些都说明,培养孩子也像培养秧苗一样需要耐心。

 

    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至理名言:“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这句话点出了教育的真谛,但现在的很多家长在教育男孩的时候都急功近利,恨不得立刻就要看到孩子出类拔萃。但事实证明,家长在这种心态下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因为,教育是一种缓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每一个男孩的成长都有他自身的规律,都需要根据他的自身特性慢慢打磨培养。因此,急于求成是教育的大忌,家长们要永远熟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哲理。
    “教子成龙”是一项长期工程 

    工业和农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线的、批量生产的,而农业则是有季节的、有时令的、有成长规律的,是需要播种、施肥、除草、喷药的,是需要土壤、水份、阳光和等待的,它是一个慢的过程。对待孩子的成长,家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要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尊重它自然生长的性态,学会等待,减少教育的浮躁与功利,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基。

    学校的教育活动中,老师不能“恨铁不成钢”,希冀什么都会“立竿见影”,对学生有太多的高期待,一下子就让他们纠正所有缺点,改掉一切坏毛病,而一有问题或违纪,就去责备他们,惩罚他们,失却平和的心态,缺乏足够的耐心,将教育简化为训斥、禁止与惩罚。其实,对学生的违纪,老师有时慢两拍,放一放,冷处理,留给学生宝贵的反思时间,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学科教学中,老师不能像做工程一样赶时间、抢速度,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要把握舒缓的课堂教学节奏,给学生留足思考、理解与品悟的空间和时间,多一些等待与期望。

    工业是制造产品,农业是栽培植物。制造产品有固定的模式和流程,能够按照制造者的意志毫厘不爽地批量生产出来。植物栽培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她不是技术而毋宁说是技艺。同样的土壤气候条件,农作物的长势并不完全相同。在这里没有固定的模式,连结果都是难以预测的,因为影响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这些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作用方式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毋宁说是相乘。比如说,种下的是蚕豆,而你用种植西瓜的方法去精心培土、施肥、治虫,那么,希望它结出西瓜来的愿望终究是零。

    叶圣陶的这句话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含义,那就是,工业产品是没有生命的而农作物则有。

    既然有生命,那就有它自身的意志和精神,也就是有属于它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这种本质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满足它,顺应它,引导它,发展它。

    受教育者是人,人是有生命的,而且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最高级最复杂的生命体。

    人的成长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有她自身的规律。

    首先,人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内在可能性、主动性、没有外部刺激也进行自主活动的系统,所以人的成长是一个自我生长的过程,任何别的人都是无法代劳的,我们只能尽量提供好的条件和环境。

    其次,人的成长主要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的过程,不只是知识技能的无止境的积累。知识是容易教的,技能也是容易训练的,但精神和灵魂的成长发育则需要教育者更多的耐心、爱心和信心。

    再次,每个人都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个人的绝大多数欲望和冲动是互相关联的,它们必须得到均衡的满足和发展,否则就会被扭曲而成病态。

    现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的发展中国家,生机和危机并存,这就要求决策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偏离了轨道,一部分原因就是近二三十年来,我们涌现了大批的专家和伪专家,就是没有出现一个真正的教育家。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