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湖南长沙马王堆博物馆

标签:
转载 |
分类: 网上旅游资料 |
原文地址:湖南长沙马王堆博物馆作者:四明居士68
通高52厘米、腹边长23厘米
一号墓出土
酒器,斫(zhuó)木胎。出土时内有酒或羹的残渣,外底朱书其容量为“四斗”。
高28厘米、口径23厘米
一号墓出土
旋木胎(外形旋削而成)。出土时鼎内尚有藕片浮在水面。
通高57厘米、腹径35厘米
一号墓出土
酒器。旋木胎。内有酒或羹的残渣。外底朱书其容量为“石”。
高19.2厘米、口径35.2厘米
一号墓出土
盖、壁为夹纻(zhù)胎,底为斫(zhuó)木胎。分上下两层,上层放手套、丝巾等物;下层装9个内盛白粉、油彩、胭脂、假发、粉扑、梳、篦、茀(fú)等物的子盒。器外表用油彩绘出云纹。
11、 印花敷彩丝绵袍
衣长130厘米、通袖长236厘米
一号墓出土
身长1.3米,通袖长2.36米。交领、右衽(rèn)、直裾(jū)。绛红色印花敷彩纱袍面,素纱里,丝绵絮。整袍用幅宽50厘米的纱23米,合汉代二匹半。
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
一号墓出土
身长1.28米,通袖长1.9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rèn)、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它代表了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一号墓出土
身长1.28米,通袖长1.9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rèn)、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它代表了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转载]湖南长沙马王堆博物馆 [转载]湖南长沙马王堆博物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3、
![[转载]湖南长沙马王堆博物馆 [转载]湖南长沙马王堆博物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4、 一号墓T形帛画 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
出殡时张举在棺前的“铭旌(jīng)”,下葬时覆盖在棺上。“遣策”称之为“非衣”。画面从上至下分天上、人间和地下三部分,人间描绘的是轪侯夫人在三个侍女的簇拥下缓缓升天,她的家人在祭祀;天上有金乌(太阳)、蟾蜍(月亮)、烛龙、翼龙和司阍(hūn)(天国守门神)等;地下绘巨人托举大地。整幅帛画用浪漫的手法表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永生的追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前一篇:[转载]深圳博物馆之江城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