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安之行(6):杜陵、秦砖汉瓦博物馆、秦岭风景区

标签:
转载 |
分类: 网上旅游资料 |
西安之行(6):杜陵、秦砖汉瓦博物馆、秦岭风景区
瞻礼完香积寺,已时逾正午,驱车前往汉宣帝杜陵。
汉宣帝杜陵位于一个名为雅森上林苑的都市森林公园内,是一处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地方。苑内有几处农家乐,正好解决午饭问题。吃罢午饭,前行数步,便是汉宣帝杜陵的封土。
汉宣帝刘询,本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询,汉武帝曾孙。由于巫蛊之祸,刘病已家人蒙难,襁褓中的刘病已同捕入狱,后被祖母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因此,汉宣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由于长期生活在民间,深谙百姓疾苦,刘询登基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减轻赋税,重视生产,形成了“吏称其职,民安其业”的“宣帝中兴”的景象。黄龙元年(前49年),汉宣帝去世,享年42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虽然其功绩不能和其曾祖汉武帝相提并论,但汉宣帝在位的25年间,民和政安,国运中兴。正因为如此,汉宣帝也是汉代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庙号的皇帝。
汉宣帝驾崩后,归葬杜陵。陵园平面方形,陵墓居陵园中央,封土覆斗形。据专家推测,杜陵为十字形大墓,四面正中各有一条墓道通向地宫。杜陵虽尚未进行正式考古发掘,但不排除已被盗掘的可能。杜陵陵冢东南为王皇后陵,其形制与杜陵相似。除此以外,杜陵周围现存有封土陪葬墓62座,分布密集,排列有序。杜陵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陵
与杜陵同在雅森上林苑内的还有一座秦砖汉瓦博物馆。秦砖汉瓦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以收藏秦砖汉瓦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博物馆内珍藏有西周至明清各个时期的瓦当及古砖3000余块。秦砖汉瓦博物馆、展品陈列共分为七大展区,包括瓦当的使用及功能展区、瓦当发展史展区、瓦当分类展区、古砖展示区、佛像瓦当展区、瓦当王展区以及汉宣帝杜陵遗址保护展示区。其展品可谓既“专”且“精”,展品丰富多样、琳琅满目,而且精品迭出。
秦砖汉瓦博物馆
在众多展品中最难得的,当属四神纹瓦当和“天人合一”瓦当。
四神纹瓦当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瓦当。四神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方神兽,具有辟邪驱灾、祈福承喜的神力。但由于历史久远,泥瓦易碎,成套的四神纹瓦当十分罕有。
秦砖汉瓦博物馆
“天人合一”瓦当由大飞鸿、玉兔蟾蜍和益延寿三枚瓦当组成,为汉武帝祈福长寿的延寿宫建筑用瓦,寓意“日月同辉、天人合一、长寿多福”。由于其使用短暂、范围局限,再加上地面建筑多已毁坏,三枚成套的“天人合一”瓦当,可谓稀世珍品。
秦砖汉瓦博物馆
秦砖汉瓦博物馆虽然展厅只有一层,但上展文物异常繁多,为观众呈现古朴典雅、生动美观的秦砖汉瓦文化,再现了一个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艺术世界。
个人总认为,一个时代的繁荣在其政治、经济上固然有所表征,但文化或许是其更为持久的载体。汉王朝浩浩荡荡四百余年的基业,虽然早已灰飞烟灭,但通过这些纹饰精美、文字灵巧的汉砖,依然可以想见那个时代的辉煌与绚烂。
参观完秦砖汉瓦博物馆,天色已暮,但奇奇一家还是“意犹未尽”的盛情招待了我们,“不远万里”地开赴秦岭,领略一岭隔南北的盛景。
知道秦岭,是初中时代的事情了,“秦岭-淮河一线”是初中地理学习时“刻骨铭心”的记忆,“秦岭”和“淮河”不仅仅是一座山和一条水,更是中国(特别是东部地区)地理风貌、民俗生活的分界线,更是中华民族两条母亲河——黄河、长江的分水岭。
秦岭-淮河(秦岭照片摄于2013年6月,淮河照片摄于2013年1月)
虽然抵达秦岭风景区时天色已暮,但也别有一番风景,绿树苍苍,白云滚滚,夜幕降临,宛若仙境。
秦岭风景区
秦岭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