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安之行(4):大学习巷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城隍庙、高家大院
标签:
转载 |
分类: 网上旅游资料 |
西安之行(4):大学习巷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城隍庙、高家大院
清真寺大所在的地区是西安赫赫有名的回民区,附近还有大学习巷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等伊斯兰教建筑,于是“搂草打兔子”,转起!
在一位伊斯兰老大爷的热心指引下,很快的就穿大街过小巷找到了大学习巷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现存大照壁、石牌坊、三间厅、省心阁、南北厢房、碑亭、石门月和礼拜殿等主要建筑,多为明清重修。大学习巷清真寺于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学习巷清真寺
大学习巷清真寺内珍藏有一块“重修清净寺碑”,碑文详细记载了明初三保太监郑和求贤于西安东大寺,任命精通阿拉伯语和锡兰语的东大寺掌教哈三为西洋使团的总翻译的有关事迹。
相比于清真大寺(东大寺),大学习巷清真寺(西大寺)虽然规模小了许多,但布局更显紧凑,也小巧别致了许多。如果将清真大寺(东大寺)比作北方皇家建筑,气势恢宏,那么大学习巷清真寺(西大寺)则更像江南私家园林,典雅精致。
出大学习巷清真寺一路向北,便是大皮院清真寺。相比于清真大寺(东大寺)和大学习巷清真寺(西大寺),大皮院清真寺从历史,到规模,到名气似乎都逊色了许多。
大皮院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1959年被占为他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年方才恢复旧貌。大皮院清真寺于2001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列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皮院清真寺
在回民区附近还有一座道观——城隍庙和一座私人宅邸——高家大院,由于天色已晚,只能去碰碰运气了。
果然不出所料,城隍庙的闭关时间为17:30,而我到达时已经是18:30了,抱着“撞大运”的想法,叩响了城隍庙的大门,好在看门人通融,许我入内一观,这方才了却一桩心事。
西安城隍庙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创建,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于现址,清代屡有修缮。由于历史原因,西安城隍庙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炸毁,文革期间又被迫中断宗教活动,后改建为西安都城隍庙商场。直至21世纪初方重新修复,现存及复建建筑主要包括大门、玉皇阁、乐舞楼、牌楼、大殿等。西安城隍庙于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
很感谢好心的看门人通融我进去参观,这才没在西安之行的第一天留下什么不大不小的遗憾。或许是看门人看在我不远万里奔波而来,满面诚心,绝无恶意吧。有人说“心诚则灵”,对道教我是没有什么“心诚”可言的,我的“心诚”是对历史建筑与传统文化,如此说来,倒也确乎是“心诚则灵”了。
出城隍庙朝北院门进发,对高家大院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毕竟已经临近19:00,只希望能在北院门的小吃街解决一下肚子的问题。谁料,高家大院一直开放到22:00,着实令人喜出望外。(后来才发现,西安不少博物馆、古建筑的关闭时间都比较晚,很多都在18:00,甚至更晚。)
家大院为明崇祯年间榜眼高岳崧的故宅。高岳崧明崇祯年间曾中榜眼,后官至太司。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至清同治十年(1871年)的二百余年间,高家本族七代为官。清同治十年(1871年),高家子嗣参加科举考试,被皇帝钦点榜眼,得御赐“榜眼及第”牌匾。高家大院以北院门144号民居之名于2001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列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家大院
日暮斜阳,倚坐在这座有着四五百年历史的小院里,隔绝了墙外的人声鼎沸、车水马龙,静静地看着墙上的垂绿,抚摸着那承载着岁月沧桑的砖瓦,历史的过往就这样真切的展现在了眼前。甚至在想,数百年前的这个时间,院子的主人在做些什么呢,他是否会想到数百年后,有个不速之客会闯进这个院子,窥探他的生活,向他讨上一杯茶喝呢……
高家大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