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5)班 秦凤 于淏洋:秦始皇功过辩论
(2015-01-06 15:20:49)
标签:
秦始皇匈奴功过初一河套地区 |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
初一(5)班 秦凤 于淏洋:秦始皇功过辩论
作者:初一(5)班
辩题:秦始皇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论题: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有巨大贡献的杰出帝王,功大于过。
秦始皇13岁登基,在位期间,无论贫富贵贱,唯才是举,任用贤人,使得秦国文有李斯,武有蒙恬。国力日益强盛。在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统四海,完成统一大业,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李白曾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表现了秦始皇的伟大功绩。秦始皇在统一后,又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还建立了一套封建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影响深远。同时秦始皇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图,巩固边疆,经营东南,岭南地区,兴修灵渠,建造了遍布全国的池道,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是全国上下“书同文,车同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及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经济交流,为日后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后人常称赞“功莫大过秦皇武帝”。
当时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发族,原先分布在蒙古草原上。战国末年,他们逐渐强大起来,占据了水草丰美联社的河套地区,并不断南下。北方各国的农业生产经常遭到破坏。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强大国家。他们的首领称为“单于”。 秦统一以后,将军蒙恬率领军队,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地区。政府还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耕田戍守。秦始皇又征发农民,修筑了西成临洮、东到辽东的一道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