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若桐:秦始皇的功大于过
(2014-12-29 11:08:28)
标签:
秦始皇郡县制秦朝六国皇帝 |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
钮若桐:秦始皇的功大于过
作者:初一(7)班 钮若桐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嬴政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为36郡,郡下高县。郡县制度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
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各有不同,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线;同时,统一了度、量、衡。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关于焚书坑儒:儒生不是为民请愿,他们主张“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怎会为民请愿,其实他们是反对郡县制,支持六国复辟,所以始皇要杀几个儒生告诫天下,表示实行郡县制的决心和对复辟暗潮的震慑。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全国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
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统治的只有二世的秦朝,对于千百年来的历史不过弹指一瞬,那个时期的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却换来了此后以至现在的良好影响,所以我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